裴雪在整理屋子的同时,几个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不过出去一趟,孩子们手里倒是没空着回来,个个兜里头都是鼓鼓囊囊的。
裴雪扶额:“让你们去送东西,怎么还拿东西回来了?”
“娘,书记奶奶家给的炒花生和炒瓜子,这个奶糖是书记祖祖家的婶子给的。”
“我的果丹皮是周奶奶家给的,炒米花是石婆婆给的。”
“吴奶奶给了我江米条,唐婶子给了……”
裴雪摇头:“你们啊,明儿看电影的时候多带点东西,到时候给他们家的孩子分一点,知道没?”
今年红旗大队的节目还是和往年一样,连着放三天的电影。
几个孩子齐齐应声:“知道了娘!”
裴雪笑了笑,赶着几人去玩,又开始忙起了手里的事。
因为今天晚上说好了是去老宅吃饭,所以她不用准备饭菜,就打算把刚刚柜子里拿出来的被褥洗一洗。
别看现在是大冬天,但北方天气干燥,只要不下雪,晾在外头结了冰棱子,回头一敲就掉,并不怕不干。
当然,裴雪是打算洗完了挂屋子里。
现在几个屋子的炕都烧起来了,只要拧得够干,一晚上就干的差不多了。
忙忙碌碌之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六点左右,裴雪开始剁馅儿包饺子。
虽然说今天在老宅吃饭,但依照老宅那边的尿性,估计没啥好吃的,她自己带着肉饺子,到时候孩子们也饿不着。
至于菜啥的,明天她再多弄点花样也就是了。
和她所料的没错,等他们一行人到老宅的时候,老江家的簸箕里果然没包多少饺子。
郑婆子回头看见他们,一边往炕里头挪一边阴阳怪气说话。
“哎哟,可算来了,人家家里过年吃团圆饭都是儿子媳妇早早过来忙活,咱家倒是不一样,都得三请四请的。”
裴雪似笑非笑:“您这话说的,这是您的主场,我总不好越俎代庖。”
虽然不理解越俎代庖是啥意思,但光听着裴雪的话郑婆子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话,当下搭理了两句也没再说什么。
江临海从隔壁屋走进来,手里头拿着一瓶茅台。
“二哥,刚好你今儿过来,这瓶茅台是厂子里发的年货,咱们几个陪爹喝一杯呗!”
话到这里,他看见了桌上的饺子,神色立刻变了。
“娘,这饺子怎么这么少?这不够吃吧?”
今儿是老娘和妹子包的饺子,他还过去帮忙递了东西,心知包的不止这么多。
恰巧江临娟端着菜出来,听见这话愣道:“不能啊,刚刚我特地数了一遍的,绝对够吃。”
儿子女儿都拆台,郑婆子面上却并不尴尬。
“你二哥二嫂吃惯了好东西,怕是不喜欢咱家的饺子。”
裴雪应了一句:“您考虑的周到,我确实自带了饺子,刚好,也就够我家吃的份儿。”
她回头看向江临娟:“娟子,你灶台上的火还没熄吧?我去下饺子。”
“没呢,火还烧着呢二嫂。”
见此情景,郑婆子撇撇嘴,脸上老大不乐意。
这不乐意一直延续到了吃饭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老宅的人是打算十二点再下饺子的,这会儿裴雪给自家孩子一人端上来满满一碟子肉饺子,看着就好吃。
裴雪带的份儿刚好就够给自家孩子的,每一个饺子都是数好了的,还真没有给老江家的人留一个,全都自家分了。
大宝二宝倒是还懂点事儿,看见了虽然也想吃,但并没有闹腾。
江临河的儿子六郎和七郎平时在家吃惯了好东西,这会儿见着好吃的自己没有,也扑腾着要吃肉饺子。
“我也要!我也要吃饺子!”
周秀芬这会儿看着裴雪家几人碗里满满的肉饺子也眼红了,当下皮笑肉不笑地说话。
“二嫂你这做的看着也够咱们这么多人分,怎么就给你家孩子乘?”
裴雪慢条斯理地咽下了口里的食物,淡淡应了一句。
“还真不够分,我家孩子吃得多。”
周秀芬不由有些埋怨:“二嫂你也不多包点儿,这大过年的。”
“大概就是和你们想到一处去了,觉得包够自家的刚好,弟妹你说是不是?”
这下子,周秀芬就有些接不下去了。
她当然知道自己婆婆藏了部分饺子起来的事儿,实际上这主意还是她提的,前几天裴雪不让她打扫屋子挣钱的事儿她还记恨在心里呢。
见孩子这么闹腾,老江头也有些不高兴。
尤其是看见二儿子和二房的几个孩子都吃得喷香的样子,他这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
“行了!老三家的,你也去把饺子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