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得看公演的时间决定,”绚希解释,“得都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才行。
她总不好说她俩一直是饭搭子来的。
熟悉绚希的粉丝们却因为听到绚希“假正经”的解释而悄悄眼神交流,好多人更因为绚希的回答而捂嘴偷笑。
富有同情心的女主持人虽然不解,但还是帮忙圆场。
她感慨着,“但同期之间肯定感情也会不一样的吧!所以才会在百忙之中也要见一面吧?”
对此,早有准备的外景主持人则正好拿出早有准备的各组搭档介绍,“绚希桑和刚刚出现的天海桑可是宝塚史上仅有的,还是下级生就已经登上位置的年轻 star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他组的……”
提示板上五组搭档各自登上的入团时间都写得清清楚楚。这其中天海和绚希这两人,也因为名字后面跟着的个位数,而备受瞩目。
“当然如果更精确些,而绚希桑可以说是刚升上研七就登上了 star的位置。去年从宙组成立到披露目公演为止,一直都是话题中心呢!”
女主持人还顺便科普了所谓“研究科”,“体系”分别又是什么。
之后,男主持人在终于意识到六年登顶有多难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同期会有竞争压力吗?”
绚希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愣,然后下意识摇头。
比起最初担心来不及背完台词记完动作唱好歌的恐惧感,这种舞台之外的压力真的不值一提。
而前者更是一旦做到过一次后,就会建立信心,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不足为惧。
换句话说,到今年,除了工作太多做不完之外,绚希已经渐渐感觉不到压力的存在了。
无论是表演还是管理,她已经适应了生活的节奏。
至于主持人提到的竞争压力,绚希只能说,她知道有这样的竞争和评价存在,但她根本不在乎,从头到尾都没在乎过。
当然,愣神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她很快在主持人一脸不信的表情中回神,然后认真解释,“这也不能说是竞争吧,因为前辈们比我们做得更好,有那样一个像标准答案一样的模版竖立在那里,那在标准之下的比较,不就很没意义了吗?”
“所以,我们两个一直以来都觉得彼此更像是背靠背的战友,互相关照互相激励,如果没有对方在的话,肯定不会如现在这样成熟。”
提到天海,肉眼可见绚希开心了不少,“因为是同期,又一直都是室友,所以我和天海桑是非常好的朋友,到现在也会一起逛街、外出、练习,基本上形影不离。”
“所以大家才总会说我们是‘73期的双生子’吧!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胡乱猜测。说不定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很多演出的经历一模一样,大家才会这样称呼我们呢。”
“而就我个人来说,我们两人真得很像生活中的双胞胎那样,以外界的目光来看会觉得相似。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各自始终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而这才是根本。”
“因此,我很感激我身边能有像天海桑这样优秀的同期在,良师益友不外乎如此。”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以前我、天海桑和紫桑,我和她的搭档麻乃桑,我们四人都在新人公演时期合作过,所以粉丝才说我们两组都是‘青梅竹马’的搭档。”
绚希说的时候粉丝也跟着频频点头。
然后这场景太过熟悉,绚希就自动把感谢的话和宣传一口气全说完了,“多亏了大家的厚爱,之前的《热情的巴塞罗那》和《云隐的彼方》才能顺利演到千秋乐,真的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接下来敬请期待即将由宙组继续呈现的,在东京的宝塚大剧场上演的作品《飘·白瑞德篇》,另外还有与白瑞德篇不同的《飘·斯嘉丽篇》也即将在宝塚大剧场上演。”
“无论哪一部作品,都是由雪组、月组,当然还有我们宙组倾尽心血所打造的,真的不容错过哟!烦请大家务必莅临观赏!”就是说主持人还没来得及提,绚希已经宣传结束。
而且,她还顺带帮接下来的雪组和月组公演打了广告。
可节目时长还没凑够,主持人不得不接着提到:“听说天海桑的月组和这次宙组所演的剧目一样,粉丝是什么反应?”
对此绚希早有准备,“这一点粉丝们已经习惯了甚至享受其中,之前还专门建议我和天海桑演一样的剧,来比较着看呢。”
于是,上道的导播专门切了个镜头给配合点头的粉丝们,而绚希更是重点留意了那几个狠狠点头的前排粉丝。
果然!
她就知道剧团里总是想让她和天海演同样剧目的呼声肯定有自家粉丝的功劳!
这不,罪魁祸首们不就都在这里嘛!
而被问及原因时,正因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的绚希,只能又一次解释:“因为我最初也是组配到了月组,又和天海桑同期,所以当时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