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系统带我到异界摆摊> 第40章 秘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章 秘方(1 / 2)

&34;什么?研究所想和我们合作?&34;姜瑶握着电话,有些惊讶。

陈局长在电话那头说:&34;省中医药研究所看了你的养生配方分析报告,很感兴趣。他们正在进行一个传统养生方剂现代化的项目,想请你参与。&34;

挂掉电话,姜瑶陷入沉思。她想起医仙谷的师父曾说过:&34;医食同源的智慧不该束之高阁,而应造福大众。&34;

第二天一早,省中医药研究所的杨教授就来访了。他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说话温和却目光锐利。

&34;令尊当年的研究我很熟悉,&34;杨教授说,&34;没想到他的女儿能把养生食疗研究得这么透彻。&34;

原来,姜瑶的父亲曾是中医药研究所的研究员,专攻传统养生方剂。只是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

&34;这些我都不知道&34;姜瑶轻声说。她对父亲的记忆很模糊,只依稀记得他常在书房研究古籍。

杨教授从包里取出一份发黄的笔记:&34;这是你父亲留下的研究资料,一直保存在研究所。或许对你有帮助。&34;

翻开笔记,姜瑶看到了熟悉的字迹。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中,不仅有养生方剂的考证,还有很多现代营养学的分析。

&34;你父亲一直在尝试把传统养生智慧用现代科学解释,&34;杨教授说,&34;现在我们想继续他未完成的研究。&34;

正说着,小雨匆匆跑来:&34;姜姐,大事不好!&34;

原来网上又出现了一篇文章,质疑&34;医食&34;小馆的养生配方缺乏科学依据,号召消费者谨慎对待。

&34;这次不是星悦,&34;小雨说,&34;是一家连锁养生餐企业。他们刚在商圈开了新店,主打科技养生。&34;

姜瑶看了看文章,若有所思:&34;他们说得也有道理,传统养生确实需要更多科学验证。&34;

&34;所以,&34;杨教授说,&34;我们希望你能参与研究项目,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传统配方的作用机理。&34;

就这样,姜瑶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白天经营小店,晚上去研究所做实验。杨教授为她配备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其中包括营养学专家和中医药研究人员。

研究过程并不顺利。有些传统配方在现代仪器分析下显示效果不明显,有些则因剂量难以标准化而无法推广。

&34;这很正常,&34;杨教授说,&34;传统养生讲究个体差异,而现代研究需要普适性。关键是找到平衡点。&34;

姜瑶想起医仙谷的教导:&34;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34;她开始尝试将传统配方简化,融入日常饮食。

一天,她在整理父亲的笔记时,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记载:

&34;天地之气,藏于食材。应时而采,依势而制,方能存其精华&34;

这让姜瑶想起师父教导的&34;候气法&34;——选料要看节气,处理要看火候。她突然有了灵感。

&34;我们可以研究食材在不同季节、不同处理方式下的营养成分变化,&34;姜瑶向团队提议,&34;这样既符合传统理论,又能用科学数据支持。&34;

团队开始了新的实验。他们选取常见食材,在不同节气采集,用不同方法烹饪,分析其中的营养成分变化。

结果令人振奋。某些食材在特定节气采集,确实含有更丰富的有效成分。而传统的烹饪方法,也能更好地保留这些营养物质。

&34;这就是古人智慧的科学印证,&34;杨教授欣慰地说,&34;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据开发标准化产品。&34;

与此同时,姜瑶在店里也在实践新的发现。她根据节气调整菜品,并向顾客详细解释其中的科学原理。

&34;原来传统养生这么有道理,&34;一位经常来的教授客人说,&34;难怪古人说&39;医食同源&39;。&34;

新开的连锁店虽然装修豪华,但生意并不理想。很多人觉得他们的&34;科技养生&34;概念太过空洞。反而是姜瑶的小店,因为能深入浅出地解释传统智慧,吸引了不少追求健康的都市人。

这天,一位特别的客人来访。他是国际知名的营养学专家,读到了研究所发表的论文,特意来实地考察。

&34;东方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是个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34;专家说,&34;希望能与你们合作,共同开发健康食品。&34;

姜瑶没有立即答应。她想起师父的话:&34;术业有专攻,但求问心无愧。&34;

&34;让我考虑考虑,&34;她说,&34;我需要先把现有的研究做扎实。&34;

专家对她的态度很欣赏:&3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