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世子凶猛> 第五百一十八章 山民历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八章 山民历史(1 / 2)

湖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堵墙的历史。

而这堵墙,则是湖女部落的历史,也正是这堵墙,才让湖女部落延续至今。

曹琥不姓曹,姓阿傩,湖女部落的族人最早以百兽之名取名,曹琥本名叫做阿傩虎,太奶奶是汉人,姓曹,最后他就取了个汉名,叫做曹琥。

前朝天景年间,朝廷对这些番人的“同化”的政策并不成功,失败了,失败到了一塌涂地。

原本朝廷打算让湖女部落与汉人混居慢慢被同化,事实也的确这么做了,目的是为了让番人说汉话,写汉字,执汉礼。

想是这么想的,但是前朝朝廷忘了关键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执行力,地方执行力。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中州大地拔剑四顾心茫然,几乎没什么敌人,也不是太缺乏人口,加上“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等问题,湖女部落被扔到北海后,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

湖女部落的番人大部分不会说汉话,他们的双瞳充满血丝,不扎头发,身体又强壮,加上名字都和动物有关,所以在其他汉人眼里,和直立行走的野兽无异。

野兽需要被驯服,或者被消灭。

那些世家门阀,那些富人,甚至将湖女部落的族人当做野兽来驯

养,身份低微连最低级的仆人都不如,除此之外,舟师还强行征调他们造船、开山、伐木。

番人的命,不值钱,不能杀了他们,那就慢慢耗死他们,因为没人喜欢异族。

湖女部落的番人不懂,归降的时候明明说好了,在汉人的地盘上居住,与普通汉人无异,好好的活着。

他们不懂,不懂汉人为什么出尔反尔,不懂的湖女部落族人们,试图找当地官府要个说法。

当地官府给了个说法,意思是你们千万别要说法,要的话,就是反!

然后,湖女部落反了,不给我们说法,那我们就给你们一个说法吧。

他们遁入深山,开始和官军打游击,几年之后,虽然杀了不少官军,可他们的人口也开始直线下降,直到惊动了京城朝廷,这才派来官员进行二次招降。

已经吃过一次亏的湖女部落,无论官员说什么都不信了,不过他们也知道,再打下去湖女部落就真的要断子绝孙了,就是他们再勇武,人口基数在那摆着。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山脚下就成了湖女部落的地盘,官府甚至允诺当他们的人口达到三万时可以建盖一座城池,官员的任命和管理由他们内部做决策,只要不继续反就行。

这个条件可以说是很不错了,超出了湖女部落的预想,最后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可事实上,生存压力依旧困扰着湖女部落的族人们。

朝廷官员走后,这群番人发现自己被孤立了。

因为他们反过,所以当地的官员被朝廷责罚了,而当地官员又和东海世家门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世家门阀将他们孤立了。

湖女部落的人想要吃粮,官府不发给他们。

想要出一膀子力气换点银钱买日用品,没人雇佣他们。

想要打点猎物换点钱,没人敢买他们的东西。

即便有了钱,也没人敢卖他们任何日用品。

压力不止来源于外部,也存在于内部,这些番人知道,近亲生育的话,婴儿大概率会出现问题,智力上的,生理上的,而他们本身人口就少,大多数人都有血缘关系,加上这样那样的原因,湖女部落差点消逝在了历史中没有留下任何一笔一墨的记载。

毕竟是汉人的历史,岂会记录外族。

还好,中州大乱了,东海这边虽然没有被严重波及,不过汉人都顾着内斗,抢地盘,插旗帜,征民兵等等,百姓们还要躲避战火和徭役,这才给了湖女部落一丝喘息之机,少量的汉人来到了

群山,接触了湖女部落的人,人口这才稍微回涨了一些。

这就是湖城的湖女部落,数次在灭族的险境中挣扎,直到今天。

湖女部落的后代,在外貌上已经和汉人没有太大的差距,东海也不是太过排斥他们,或者说是没人搭理他们,至少至少,曹琥带着人去各个城镇时可以用山货兽皮等东西换取日用品,人们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但是不会报官,当地官府也不会找折冲府或者差役打杀他们。

这就是湖女部落的历史,充满了血与泪,悲与苦。

坐在茅草屋外面,秦游一言不发的听着,听着曹琥一口烤鱼一句日他娘的讲述着他们的历史。

曹琥说的,他都信,至少大部分都信,还有一少部分,他有所怀疑,具体哪里不对劲还暂时想不到,但是秦游知道,这个看粗犷的知州,还是有所隐瞒,隐瞒了某些关键信息。

寇众们已经开始将秦游“购买”的货物拉下山,三千多贯,买了百十只鸡鸭鹅,四马车野果子,一百多张兽皮,以及五马车也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肉干。

曹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