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22章 太平乡的百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章 太平乡的百姓(3 / 4)

一饮而尽,并赞叹道:“还是咱们老家的水甜啊!”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两位老人暖心不已。

朱雄英看着他们住的房子,还是泥土堆起来的茅草屋,院子里还养着一只瘦小的鸡,屋内光线很暗,地面也很潮湿,里面除了有一张泥土混合着稻草搭起来的床以及一些土罐,就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

朱雄英感慨道:“要是老爷子在这,看到凤阳百姓过成这样,不知道作何感想!”

出了屋子,却看到独臂老人正将那只瘦弱的鸡堵在角落,一把抓了过来,并喊道:“老婆子,快拿刀来,把鸡杀了!”

看到这一幕,朱雄英大为感动,这只瘦弱不堪的鸡恐怕是这户人家最贵重的东西了,这就是淳朴的乡下人。

“老人家,不用特意招待本王,你们平常吃什么,就给本王吃什么,本王不会嫌弃的!”

“那不成!”

老人手里拎着扑腾不行的小鸡,一本正经的说道:“您是王爷千岁,能来俺家吃饭,那是给俺面子,俺肯定不能怠慢了您!”

“王爷,您就让俺把这只鸡杀了吧,您要今天吃不上鸡肉,俺就算死也不会甘心的!”

“哎……”

朱雄英无奈的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了,如果他再执意拦着,只是伤了老人的心。

只见那只瘦弱不堪的鸡,在地上扑腾了几下便断气了,从此解脱了它受苦受难的一生,化为一锅炖肉。

老两口都去忙活了,闲着无事的朱雄英准备出去四处看看,就在此时,傅让走了进来,说道:“殿下,凤阳府陈府尹求见!”

朱雄英眉头一皱,不太高兴的问道:“他不回家吃饭,来找本王作甚?”

“回殿下,臣已经问过了,陈府尹说,他怕殿下在百姓家中吃不好,便在府衙之中备好宴席,请殿下移步!”

“让他滚蛋!”

朱雄英不耐烦的说道:“凤阳的百姓过成这样,他这个父母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王还没找他呢,他倒直接冒出来了!”

“不想着如何能让凤阳百姓多吃一碗饭,多穿一件衣,竟他妈的干这种投机取巧的屁事!”

“他以为这样本王就能领他的情?记得他的好?回去后提拔他?”

“做他妈的狗梦去吧,本王最厌恶这种阿谀奉承的官员!”

“你去告诉他,让他从今天开始,两天都不要吃饭,让他也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感觉,省的天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

“他要敢偷吃一粒米,本王就送他去见他家的列祖列宗!”

朱雄英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这一点和老爷子一样,既然当官,就要清正廉洁,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为民请命。

当你穿上官服的那一天,永远要记住一句话,身上穿的,碗里吃的都是百姓对你的供养。

傅让走后,朱雄英来到厨房,坐在火堆旁与老人一同烤火。

“老人家贵姓啊?”朱雄英亲切的问着。

老人回答道:“俺姓田,没大号,家里排行老六,王爷,您叫俺田老六就好!”

朱雄英笑了笑,继续问道:“田老,太平乡百姓的日子是不是过的都不好?”

说完,补充道:“本王只想听句实话,还请田老莫要诓骗本王!!”

独臂的田老六捡起一块木柴扔进火堆,望着贱出的火星,无奈的说道:“不敢瞒王爷,乡里百姓的日子不能说过的不好,也算不上多好,至少比至正年间要好上许多!”

这样的话,朱雄英是第二次从百姓口中听到了,现在大明的洪武年,百姓的日子就比前朝末年好上一些,这让他实在难以接受这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近些年乡里还有饿死百姓的情况发生吗?”朱雄英又问。

而田老给出的回答是:“很少!”

很少的意思就是还是有,不会出现饿殍遍地,但饿死少许人也正常。

这一趟凤阳之行,让朱雄英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和百姓饿肚子相比,任何事情都是次要的。

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看有多少军队,而是看百姓过的好不好。

“田老,本王向你承诺,从明年起,凤阳将不会饿死一个百姓!”朱雄英郑重的说道:“本王发现一农物,名为红薯,此物不仅顶饿,而气且产量极高,可煮可烤食,开春后信国公就会带领乡亲们种植,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田老六听后顿时愣住了,不敢置信的问道:“千岁王爷,您说的可是真的!”

朱雄英微微一笑,说道:“明年祭祖,本王还会前来,还会在你家吃饭,到时候本王希望吃到田老亲自烤的红薯!”

田老笑道:“俺当然愿意!”

聊了一会儿,饭已经做好,一大碗炖鸡肉,一碟烫白菜,一盘蒸萝卜条,一罐糙米,这是田老家能拿出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