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抢,但转念一想,他们都敢跑到福浙杀人抢劫,更何况是在海上。
“下臣失责,请殿下治罪!”
朱雄英冷声道:“此事不怪你,倭寇……本王早晚会灭亡整个倭国,这天下绝不留一只倭寇活着!”
说罢,又看向三人:“大明不缺你们这些东西,要的是你们的态度而已,既然你们大方,我大明也不会吝啬!”
“传旨,赐三王蟒袍各一件,御酒各百坛,茶叶各三百斤,蜀绣各二百匹,瓷器各五百件!”
三人同时跪道:“下臣叩谢圣恩!”
武宁开口道:“殿下,去年洪武大皇帝陛下让下国挑选一批人前往大明上国国子监读书,下臣带来了二十人……”
“既然是这样,本王没意见,国子监会妥善安排的!”
武宁听后大喜,再次叩首谢恩,只有学得文化才能凝聚思想,教化民众。
而大明的国子监就是天下文学圣地,周边各国的贵族王室都以来大明读书为荣,说汉语为傲。
朱雄英挥挥手,说道:“嗯,去吃饺子吧!”
三人走后,朱雄英感觉说的口干舌燥的,看向云成说道:“给本王倒杯茶来!”
朱雄英喝了一口茶水,问道:“本王第一次主政,也是第一次处理附属小国之事,诸位臣工认为可还妥当?”
蓝玉第一个站出来捧场,说道:“殿下英明!”说完,身后一大群淮西勋贵纷纷附和。
刘三吾也站出来说道:“殿下处理国事真有圣上之风!”
这话的确实没毛病,朱雄英简直就是朱元璋的年轻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那骂人的语气都一样。
这也是朱元璋越来越喜欢这个大孙子的主要原因。
而此时的老爷子就坐在奉天殿的偏殿之中,悠哉的喝着,听着殿内的声音。
接下来是暹罗国,大明最听话的好弟弟,指哪打哪,一拉就响,只要朱大哥发话,暹罗小弟绝无二话,就是干!
这没得说,朱雄英直接安排去礼部吃饺子。
西洋顼理(今阿三国南部地区),第一次来大明朝贡,带了一堆不值钱的破烂,说话也不咸不淡的,没诚意,直接打发走了。
爪哇国,每年都来,甚至一年都来两三次,看似对大明推崇至极,实则是想要赏赐的。
小国进贡时,大国必然也会回礼,这件礼尚往来,为了彰显大国风范,所赐之物要大于进贡之物的好几倍之多。
朱雄英明白,所谓的大国风范那是打出来的,不是赏出来的,拳头大才是外交的制胜真理,实在没必要赏这么东西,略高一些就够了。
百花国,百花使臣是位女子,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但从国书中可以知道,这个国家地处大海之中,因国中气候温暖,四季无霜雪,百花齐放,故名百花国,进贡的也是白鹿、红猴、龟筒、玳瑁、孔雀、鹦鹉等动物。
而且根据国书描述,百花国不应该在大海之中,应该在东南亚地区,而且她们的国王是一位女子,国内也是以女子为尊,这让朱雄英不得不联想到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原型是不是就是这个百花国,可惜这个使臣不会说汉语。
朱雄英笑了笑,赏赐了一些丝绸,瓷器,颜料,胭脂等物,随即挥挥手,吃饺子去吧!
接下来还有真腊国,占城国(安南的死敌!),苏门答腊,三弗齐国,渤泥国等一一觐见,朱雄英赏赐,安排下去吃饺子,过年。
侧殿中的朱元璋踹了身边的太监一脚,说道:“去给吴王送杯温茶!”
处理完各国使臣之事,朱雄英有些疲惫,刘三吾说道:“殿下,按照朝廷所制定的皇明祖训,我大明不可插手他国的政务!”
朱雄英却不以为然,说道:“所谓的规矩都是强者所定,也由强者所打破,只有弱者才会遵守,他们听话,那是因为大明足够强大,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强大了,超过了大明,他们就是规矩的制定者,而大明只有老实听话的份……”
“而我们大明要做的就是让他们永远听话!”
“殿下应当遵从以德服人的真理!”
刘三吾劝谏道:“心悦诚服才是真正的认可和臣服,战争只会让别人畏惧!”
“不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永远都不会听你讲道理,孔孟之道那是讲给人听的,狗崽子,白眼狼只配用武力教育!”
朱雄英正色道:“对于儒家圣言,本王还是认为我大明的刀剑更管用!”
“而且本王说的他们也可以不用听啊,下辈子注意点不就好了!”
刘三吾神情无奈的长叹一声,没有说话,退了回去。
朱雄英喝着太监送来的茶水,问道:“还有藩国使臣吗?”
任亨泰站出来说道:“回殿下,还有倭国使臣!”
朱雄英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冷声道:“宣!”
“宣倭国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