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些醒酒汤给吴王送去!”
“奴婢遵旨!”
朱允炆听到此话瞬间傻眼了,一股恨意瞬间涌上心头,本来想坑朱雄英一次,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个结果。
“皇爷爷,你为何如此偏心……”
朱允炆心中暗恨道:“还有父亲,母亲都不在了,您竟然一点都不关心,我恨你!”
“允炆,早着回去休息吧!”
朱标沉声道:“孤和你皇爷爷还有国事商议!”
“是,孩儿告退!”
说完,又朝朱元璋拱手行礼:“孙儿告退!”
朱允炆走后,朱元璋用筷子指着他的身影冷声道:“标儿,看到没有,看来允炆这孩子还是不死心啊!”
朱标叹息道:“父皇,这样做对允炆是不是太残忍了,儿臣怕他……”
“你不用管!”
老爷子吃着面条说道:“咱对他狠,那是为了他好,省的再冒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
“咱给这孩子说过好几次,看来他是一句都没听进去,哎……”
朱标却说道:“父皇,允炆还是听话的,分得清楚您的良苦用心!”
“呵……”
老爷子将碗放在一边,说道:“他要真听话就不会来送这碗面条!”
“老三老四那是面和心不和,咱这两个孙子那是面不和,心更不和!”
朱标无奈的说道:“儿臣找个机会调解一下吧,兄弟之间闹成这样,说出去也不好看!”
“你拉倒吧!”
朱元璋连忙说道:“雄英这孩子倔,能原谅你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可别再节外生枝了……”
“让这两个孩子闹吧,闹不出什么动静……”
老爷子见朱标没吃一口,眉头一皱:“标儿,天也不早了,你早点回去休息,把这些东西拿回去看!”
“儿臣告退,父皇也不要过多操劳,保重身体!”舟车劳顿一天了,朱标也确实有些累了。
朱标走后,朱元璋立马让太监去叫戴思恭。
烛火摇曳,朱元璋站在御案前,一双虎目让人不寒而栗。
“叩见陛下,圣躬安!”
“戴思恭,你给咱说实话,太子的病到底如何?”朱元璋直接问道。
太医院院使戴思恭跪在地上,把头埋了下去,颤颤巍巍说道:“回圣上,经过臣多次诊断,太子体内的寒毒已攻入五脏六腑,其中以肺脉最为严重,恐……恐……”
“父皇,这满朝文武都要反对您还真能把他们都杀了吗?”
“全杀了又有何妨!”
要是以前,朱元璋确实都敢杀了,但此一时彼一时,自己也不知道有几年的活头,这些人都是留给太子的班底,真要都杀了,朝廷必然会动荡。
朱标也没把老爷子的话当回事,耐心的说道:“父皇,若是迁都西安,整个大明的军事部署都要进行调整,儿臣粗略的算了一下,光建立营盘,安置随军家属,军事调动这一项就要花费二三百万银两,征发上百万名徭役啊,再加上修建皇宫,开拓城墙,兴建槽运等等,没有上千万两绝对不成!”
“父皇,北方的伪元余孽,东南的倭寇,西南的土司若是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后果不堪设想啊,儿臣请父皇三思啊!”
“儿臣……咳咳……”朱标猛咳一阵。
“咱会再考虑的!”
老爷子心疼的说着:“标儿,天不早了,回去早些休息吧!”
朱标缓了缓,说道:“儿臣不在的这段时间,父皇一个人操劳国事辛苦,儿臣帮父皇看会奏疏吧!”
“不用了,回去休息吧!”
朱元璋摆手道:“你不在的这段日子,都是咱大孙帮咱干活,这孩子别看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这脑子啊却是聪明的很,这心也深的很,咱也不知道他防的谁,有时候咱都摸不准这小子的心思……”
“雄英长大了!”
朱标欣慰道:“再也不是那个贪玩的孩子了!”
“他现在也贪玩!”
朱元璋撇嘴子说道:“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朱标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前段时间从凤阳回来,给咱搞出个什么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还有什么摊丁入亩……最近又要搞什么鸳鸯阵去打倭寇……”
朱元璋指了指御案,说道:“咱看了,也问了,写的确实不错,就在右下角最让咱大孙插手,他现在还不是那些文官的对手!”
“儿臣明白!”朱标将朱雄英写的改革措施和鸳鸯阵图纸抽了出来。
正当朱标想看的时候却被朱元璋按住了,说道:“拿回去看,这里没有别人,陪爹说会话吧!”老爷子语气很是平静。
朱标敏锐的感觉到老爷子有话要说,于是将图纸放了下来,给老爷子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