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假,官员该干啥继续干啥去。
朱雄英也知道老爷子一定很着急,于是每到一个地方停下来就会派人前往京城,禀报自己的位置。
过年了,整个京城热闹非凡,而皇宫里却冷冷清清的,连红灯笼都没挂。
你们过你们的,我们老朱家今年孩子不在,不过年了。
祭祖之事,老爷子本不想去了,仔细一想不去也不合适,于是派秦王朱樉去了凤阳,替皇太孙给祖宗报个喜。
除夕夜,几个皇子嬉笑打闹,老爷子看着就烦,找个理由把皇子们抽了一顿,饭也没吃,回坤宁宫睡觉去了。
大年初一,别人家吃团圆饭,老爷子带着重孙子去了内花园烤红薯。
藩属国使臣朝贡,老爷子不想见,直接让礼部接待,送点东西打发滚蛋。
礼部尚书卓敬前来上奏,问今年宴请群臣该如何安排,结果被老爷子臭骂一顿,总之就一句话,今年老朱家不管饭。
今年过年,整个皇宫被老爷子整的鸡飞狗跳,别说太监宫女了,就连皇子皇孙见到老爷子都不敢大喘气,生怕那鞋底子抽身上。
大年初二,朱雄英传来消息,已经抵达山东胶州,正率领大军向京城赶来。
得到这个消息,老爷子这才顺点气,当晚在坤宁宫设宴,和太子一家人吃了顿团圆饭,吃完饭又带着重孙子出宫溜达一圈,买了好多吃的回来。
初三,下朝后,老爷子又带重孙子出去玩到天黑才回来。
朱雄英给老爷子发来了定位,已到达直隶徐州府,预计初七上午可以抵达京城,老爷子很是高兴,立马把驸马梅殷,李坚折腾过去迎接皇太孙。
初七一早,老爷子身穿龙袍,头戴黑色翼善冠率领所有文武大臣前往皇城外等候。
上午,平倭大军浩浩荡荡进城,朱雄英神情肃穆,一身金甲,骑着马走在大军前面,整个人黑了不少,比出征时也显得成熟许多。
身后是徐允恭,李景隆,平安等将领,蓝玉几人也在其中,只不过身穿布衣,站在一群穿盔甲的将军中甚是乍眼。
后面是跟随朱雄英从东南一路打到倭国的将士,他们神情肃穆,眼神中透着一丝悲壮。
许多士兵手上抱着陶罐,那是平倭之战所有阵亡将士骨灰。
人没了,魂得带回来!
……
平倭篇结束了,本来想说两句,怕被骂,还是不说了……
仔细一想,被骂也得说两句,大家说我水……呃……听我接下来狡辩……
这个副本,本来预计写五六十章,结果越写越上头,一下写过百了……
失误~大伙骂我吧……
明天开启新篇章,接下来的剧情还是以老朱,小朱为主,对了,还有大朱,且看这祖孙三人如何大治天下,相互拌嘴!
倭国西北海域之上,一艘小型海船缓缓前行,他们的目标是大明的辽东。
船头之上,姚广孝回头望着倭国,心中极为不甘,那双三角眼充满血丝,越发狰狞。
突然,海面之下出现许多黑色的阴影,好像是什么大型的鱼类。
“大师,这是何物?”跟随他的江湖武人卫汲问道。
姚广孝审视许久突然大呼道:“不好,是鲛鱼,快走!”
只见密密麻麻的鲨鱼冒出水面,那鱼鳍犹如锋利的刀刃让人头皮发麻。
“鲛鱼喜食血腥之物!”姚广孝目露杀机,暗示卫汲出手。
“噌!”
卫汲拔出手中宝剑,以迅雷之速割断一名武人的咽喉。
那人捂着滋滋冒血的脖子一时说不出话来,随后一头栽进了海里!
……
倭国战事已完,三日后大军正式班师回京,还剩七天的时间,过年肯定是赶不上了,快的话还能过个年尾。
仗打了一年,士兵也都想家,就连朱雄英也想老爷子了,为了早些回去团聚,朱雄英决定借道高丽,再从高丽走海路到山东胶州,最后走陆路回应天。
仗打完了,但战后的倭国不能不管,这地方以后就是大明的地盘了,而且还要派人回来挖矿,自然需要留人看管,恢复秩序。
朱雄英把齐泰留了下来,上次刺杀之事,齐泰虽说是无心之举,但也和他脱不了干系,就算回去老爷子也饶不了他,还不如就在这处理战后之事。
他可是应天府的乡试解元,进士及第,又当过指挥使,兵部侍郎,还是很有能力的。
最终齐泰暂代东瀛特别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按察使,兼指挥使,还把那两千高丽神射手以及存活下来高丽残兵,一共接近三千人留给他驱使。
临走时,还给他留下任务,半年之内要找到七成的银矿。
如果完成,他就是东瀛特别布政使司的第一任布政使,将来还有可能调回大明任用,如果完不成,这一辈子就留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