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樊忠红着眼睛说道:“快撤吧,别让这些兄弟白白牺牲!”
朱雄英眼中闪烁着泪花,实在不忍心再看下去了,每一声爆炸将意味着一名士兵的牺牲,而他的心也在跟着颤动。
一阵风沙吹过,眼泪随风而逝,落在这大漠之中。
羽林卫的一千士兵,用这种自杀式的阻击,为皇太孙拖住了一炷香的时间,也为剩下的兄弟赢得了活下去的机会。
他们明知是死,但还是毅然决然留了下来,千余大明英魂永远留在漠北,甚至连个全尸都没留下,当真悲壮!
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千余士兵用生命拖延了鞑靼军的速度,皇太孙争取了八十里的距离,加上路上的折损,原本三千的队伍,如今只剩下千人。
一路之上,朱雄英没有下发任何军令,也没说一句话,只是顶着风沙向燕然山进发。
这一次北伐,他终于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这是之前平倭之战都没有的感觉,同时,也低估了人心。
“殿下!”
盛庸骑在马上说道:“还有大概二十里就到燕然山了,鞑靼军现在距离我们还有五十里!”
朱雄英猛然抬头,望着远方,透过风沙,果然看到一个模糊的山脉,惊喜之余,他又有种不好的预感。
如果代王的兵马没到燕然山,他们这支千人骑兵小队就成了孤军,将在无力行军。
燕然山就是葬身之地!
此时,明军已经人困马乏,粮食和箭矢弹丸也消耗的差不多了,顶着最后一口气来到燕然山。
燕然山上有着千年不化的积雪,看上去就是一个白皑皑的雪山。
也是当年窦宪平定匈奴,燕然勒石之地!
除了燕然雪山,看不到任何军队,代王的军队不在此地。
朱高煦扯着嗓子喊道:“十三叔,十三叔,你在哪里,快出来,我们到了!”
“别喊了!”
朱雄英声音沙哑道:“你十三叔没来!”
朱高煦顿时气炸了,大骂道:“十三叔,你这个王八蛋,我要死了,我爹不会放过你的!”
“嘶……”
突然,朱雄英的战马哀嚎一声,累倒在地,朱雄英从马上摔了下来,就连头上戴的金盔也被震落在地,滚到一旁!
半个马身压在朱雄英身上,小洪武当场口吐鲜血,晕厥在地,生死不知!
漠北!
朱雄英带着疲惫之军来到事先定好的伏击之地,别说齐王的军队,就连一个人影都找不到,只有一片看不到尽头的半黄沙之地。
三千明军骑兵顿时慌了,盛庸紧张道:“殿下,为何不见齐王的兵马?”
朱雄英没有说话,瞪着双眼,凝视远方,却不见任何人影,一阵风沙吹过,眼神之中闪过一丝不解和愤怒。
“七叔!”
朱雄英咬牙切齿的说道:“你让孤失望了!”
此时,朱高煦赶了过来,大喊道:“殿下,鞑靼骑兵追过来了,咱们快走吧!”
朱雄英回头一看,沙尘之下,鞑靼骑兵近在眼前,正铺天盖地杀来,盛庸慷慨道:“殿下,末将愿带领千人阻敌,掩护殿下撤退!”
“一起走!”
朱雄英十分果断的说道:“能走到哪里算哪里,走,直奔燕然山!”
不管齐王是故意没赶到,还是有其他原因,这已经不是延误战机,而是赤裸裸的谋害太孙。
,,,
祁连山北,戈壁大漠!
代王朱桂率领两万大军正在朝着燕然山走去,他的任务就是截掉鞑靼军一万兵马,剩下一万由耿炳文收割。
可朱桂并没有着急的样子,反倒让士兵停了下来,埋锅造饭,喂马饮水。
跟随而来的大同卫指挥使徐膺绪连忙提醒道:“千岁,我们不能在耽搁下去了,万一延误战机,皇太孙殿下就危险了!”
“本王用不着你提醒!”
朱桂瞪他一眼,出于对徐氏的厌恶,也让他厌烦徐家的人!
军情紧急,皇太孙还在被鞑靼追击,代王竟然还有心思停下吃饭,徐膺绪可没什么心思吃饭,这要是延误战机,那可不是杀头,而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一顿饭吃了足足吃了两个时辰,随后朱桂不慌不忙吩咐士兵收拾东西继续出发。
徐膺绪担忧道:“千岁,看来我们要连夜奔袭了,不然一定在约定之日赶不到燕然山!”
朱桂冷哼一声,没有理会。
就在此时,探马来报,祁连山东北方向八十里处发现一伙被打散的千人鞑靼骑兵,朱桂立马下令,全军杀过去,消灭这伙敌人!
徐膺绪大惊道:“千岁,万万不可啊,燕王的军令是不惜一切代价赶到燕然山,截击鞑靼骑兵,为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