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欠收,如果没有书生家里的帮助,很多人就要活不下去了。
童年的书生自然也是养成了善良心善的性格。
他不是那个达官贵人的&34;老爷心善,见不得苦&34;而是真的为生活不如意的人考虑,年幼的他总会想办法从根本上帮助别人。
这个思想类似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
有一家夫妇像是逃难过来的,他们领着一个女儿。
女儿跟那时的书生差不多大。
他们一家在书生那里吃完了粥,便提议要把女儿卖给书生一家。
书生一家当然不愿意啊,家里已经不缺佣人了,况且,没人是傻子。
但是小书生却起了心思。
如果我们不收留她的话,她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卖给别人的!我听说隔壁村他们吃人!
年幼的书生这样想。
这是一种不包含性与爱的任性,他只是不希望那个小女孩遇到更可怕的事情。
于是他瞒着父母,偷偷和那对夫妇做了交易。
用他的金项链——这是他从出生就开始戴的,类似于长命锁。
换了那个小女孩。
他仍记得当时小女孩在对着他笑。
面黄肌瘦的脸上露出天真般的笑容。
后来即便家人发现也没用啦,那对夫妇早已离去。
小孩子就这样当上了书生的贴身丫鬟。
两人天天一起玩,书生在学习时,小女孩就在旁边听着。
书生还用一年的零钱为小女孩买了一个银手镯。
说是银手镯,但是现在想想书生可能被骗了,毕竟那么小的孩子,怎么分得清真假。
小女孩很感动,抱着书生亲了一口。
书生当场红了脸,他支支吾吾的说:&34;不用谢我,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也可以拥有幸福!&34;
美好的时光是短暂的,两年过去了。
书生家道中落,只好辞退这些佣人。
小女孩虽然不拿工资,但也要被卖掉了。
所幸卖的是个好人家,这也是书生家最后的善心了。
那天书生一直在哭,外面下着薄雪。
他只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要离开了。
小女孩又何尝不是呢,但是她没有任何主权。
分别时,书生紧紧握着女孩的手,说:&34;我会变得有钱把你买回来的。&34;
可是女孩从不是什么商品,这份感情也不该用金钱来衡量。
就这样,一晃十年过去了。
书生习惯孤身一人,习惯了面无表情,习惯了冷漠。
他的善良只停留在了曾经,倒不是说现在不善良了,只是不会刻意行善,毕竟已经没钱了。
之所以他一眼认出来了小女孩,是因为那个女子手上戴着那个熟悉的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