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两人自和解之后,相处起来的氛围,也是格外的温馨。
都是当皇帝的人,也是能理解身处在这个位置上的苦楚。
皇帝心中的苦楚,不能与旁人说,但是可以与身为太上皇的父亲说。
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除非,那个人曾经也是皇帝,而且现在还健在。
这不巧了吗?
太上皇。
在大安宫与太上皇聊了许久,李世民心中也是极为舒畅,回到甘露殿,有内侍在王德耳边耳语几句。
王德缓步走到李世民身边。
“陛下,杜尚书进宫求见。”
“让他到这边来吧。”李世民说道。
“是。”王德应声,走出殿外交代给殿外候着的内侍。
约莫一刻钟,杜如晦来到了甘露殿。
“臣,杜如晦拜见陛下。”
李世民抬头。
“免礼,赐座。”
“谢陛下。”
内侍将软垫搬了过来,放在了杜如晦身前。
“今日难得闲暇,克明来见朕,可是有事?”李世民问道。
杜如晦拱了拱手,随后从怀中掏出一沓文书。
“陛下,杜家麾下所有的盐业,铁矿,文书皆在此,杜家自愿交出,以支持朝廷收归盐铁经营权之议。”杜如晦朗声说道。
李世民眼睛微微瞪大,随后很快恢复如常。
“当真?”
“臣不敢以此事欺瞒陛下。”杜如晦说道:“文书在此。”
王德很是懂气氛,走下台阶,从杜如晦手中接过那一叠文书。
杜如晦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倒是让李世民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不过,总归来说,杜家一表态,这是好事,跟裴家和长孙家表明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克明,你可知道,这东西你们杜家就这样交出来,会有什么后果?”李世民面色严肃的看着杜如晦。
“臣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此事做了,对朝廷有益,对大唐有益,对天下百姓有益,那臣就要做。”杜如晦的话,掷地有声。
“臣承蒙陛下厚爱,自当鞠躬尽瘁,万死以报君恩。”
“严重了。”李世民应着杜如晦的话:“无须如此,杜家既然有这份心,那便是好的。”
在利益还未分明的情况下,杜家便毅然决然的拿出了最大的诚意,的确是令人感动。
如今杜家也站在了朝廷这一边,虽说不是在朝堂上明着将这事给办了,将话说开,但是私底下,直接将产业献上,估摸着杜家内部,也是经历过几次商议的。
无他,盐业铁矿,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老百姓生活就离不开这两样东西,这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朝廷要推动这件事,遇到的阻力很大,你们心中的顾虑,朕也知道。”李世民缓缓说道:“只是朕如今还未曾考虑好,后续要如何妥善的处置这件事。”
李世民沉默半晌,随后想了想。
“这样吧,既然杜家对朝廷拿出了此等诚意,朕也不会让你们吃了亏。”李世民思索说道:“朕记得你的长子杜构,如今在太学做助教,这样,你若是不心疼你的儿子吃苦,朕为他找个好去处。”
“如今匠作监内缺人,让他升任匠作监丞,去泾阳县,跟在怀仁身边,你认为如何?”李世民问道:“你若是觉得,此职位如今太过于辛苦,或是让他做侍御史。”
李世民要给杜构升官。
跪坐在殿中的杜如晦听到李世民这般说,眼睛一亮。
吃苦?
那他儿子可太能吃苦了。
必定是匠作监丞啊。
如今,匠作监的官职可是个香饽饽。
莫要说在陛下和太上皇这里受重用了。
泾阳县那边,在旁人看来,是给泾阳王打工,可是,这可比在长安城做事,更有前途。
往长远去看,若是能从泾阳县历练回来,将来必能堪重任。
大唐的未来,要建设的地方,要做的事情,可多着呢。
若说匠作监的官职现在是香饽饽,那泾阳王李复,三代帝王荣宠板上钉钉,未来几十年,那都是皇家的香饽饽。
跟在泾阳王身边,前途无量!
陛下给出的这两个选择,将来都是能够留在长安,平步青云的。
文建是自己的长子,将来自己百年之后,他是要袭爵的,是要支撑起杜家的门户的,他在朝堂上走的越远,位置越高,越是受陛下重用,对家族就越好。
自己正为了家中未来发愁,如今,陛下直接给了这样一条路,这下,自己完全没有后顾之忧了。
在朝堂上,站好了队伍比勤勤恳恳做事更加正确。
李世民站起身来,走下台阶,溜达着走到了杜如晦的身边。
“如何?”李世民再次问道。
“臣,叩谢陛下隆恩。”杜如晦对着李世民一拜:“臣选让文建去匠作监,跟随于泾阳王身边。”
李世民笑了笑,伸手指着杜如晦点了点。
“你啊,老狐狸!”
杜如晦的脸上也带了笑意。
“克明,旁人不知道,但是你要知道,去年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