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还有想,当然是粮食啊。”
“咋地,你不想要票吗?听说这次可是有不少好票啊。”
“那缝纫机不给八级工领去了吗?哪有什么好票,再说了票再好,哪有吃饱重要,我家几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再不弄点粮食来,再不弄点粮食来,都要揭不开锅了,票能当饭吃吗?”
“说的也是啊,本来还想着要票来着,你这一说,还是填饱肚子最重要的。”
很多人原本还犹豫着要不要要票,但听到老白这么一说,都纷纷改变了主意,决定要粮食。
杨厂长等一众领导过来看看情况,看着热火朝天的场景,很是满意地点头。
这么一个长队,虽然只有几十号人,但是影响的却是全厂上下几千号人,难怪轧钢厂的效益能保持住。
领导热情地和工人说说话,了解了解情况。
“同志,这得奖了不知道你要领什么?”
工人见其身还跟着轧钢厂一众领导,一点都不带怕的。
“哪还有说,当然是粮食啊,现在这时节,钱啊、票啊哪有粮食金贵。”
“说的也是啊,你能换多少粮食?”
那工人摇头:“这我哪知道,一会排到了就知道了。”
“行啊,那你慢慢排。”领导拍了拍其肩膀,之后往前走又问了几个人。
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一样的——粮食。
得到了结果,领导摸着脑袋很是苦恼的离开。
领导突然话锋一转:“杨厂长,你这奖励制度可不好搞啊,这粮食你是怎么弄来的?”
杨厂长微微一笑,没说,他怎么可能告诉他哪弄来的粮食。
领导见状,哈哈一笑:“是我唐突了,是我唐突了。”
“现在这年头,粮食比金子还贵,你这一下子能拿出这么多粮食来奖励工人,可真是大手笔啊。
“不过,这办法可不敢轻易学,毕竟每个厂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嘛。”
本来他对推广奖励制度信心十足,但来了后勤处问了工人之后,顿时就没什么信心。
哪都缺粮食,轧钢厂居然能给粮食,一撒就是千儿八百斤,这可不是小数。
其他厂子应付每日的伙食就很麻烦,都要精打细算,轧钢厂居然能抽出一点,当奖励发放。
杨厂长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但表面上还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领导说得是,每个厂子的实际情况都不同,咱们轧钢厂也只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了这套奖励制度。”
“其他厂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厂子情况,灵活选择奖励方式嘛。”
“比如,钱和票里头选一个,虽然可能没有粮食来得直接,但多多少少也是一份心意嘛。”
“那倒也是。”领导点头,没一会又开始发愁。
“粮食是不用想了,但钱也不好弄啊,有些厂子都入不敷出了,怎么还有闲钱发,麻烦了啊。”
“那就发票,也能用。”
“关键是,票也没多少啊。”
这下,杨厂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各厂都有各厂的难念的经。
钱、粮食、票,这三个都没有,自个想办法去。
见杨厂长没说话,领导也没再多说什么,今天的视察也看来,该回去交差。
“行了,看也看了,听也听了我也要该回去交差了,你们忙的,我就先走了。”
“吃一顿再走也不迟,要不晚点。”
“不了不了。”领导可不知道杨厂长晚上有只鸡吃,要不然肯定会留下来。
“我送送您。”
“留步留步。”
送走领导后,杨厂长便独自去后勤处,“小王啊,粮食还剩下多少?”
“杨厂长,没剩下多少了,就剩下那么几斤。”
“800多斤的粮食,就剩下这么一点了?”
后勤处主任连连点头:“真的,就剩下这么一点了,您要不信,都记在本子上。”
说着,将本子递给杨厂长。
杨厂长看着绝大部分人都选择领粮食,心中暗道:“这可不行啊。”
李开朗辛辛苦苦拉来的800多斤粮食,一下子就没了,他还想着留下来一些,另做他用,可不能全领完了。
“等下周,这奖励制度得再改改,不能全领粮食,得从票和钱再选一个,省下些粮食。”
决定好了,杨厂长将本子递回去。
“行了,就这样吧。”
说完,杨厂长便离开。
杨厂长还是很有爱心的,他没丧心病狂到让优秀工人买粮食,要不然还真能小赚一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