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路演宣传
一月二十九号,是大年初一,农历新年,同时也是《致命来电上映后的第三天。
在这一天里,得益于电影口碑的发酵,以及互联网上的热烈讨论,《致命来电的单日票房成绩达到了630万元,超过了上映已经5天的《霍元甲,成为了单日票房冠军。
同时若是加上前一天的510万票房,以及27号的160万票房,《致命来电的总票房也已经突破了千万。
三天破千万,《致命来电这匹春节档黑马可以说是惊爆了整个娱乐圈。
以这种发展势头,说它能够票房破亿,没人会不相信。
关键是这电影的口碑还很是坚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看过这部电影,互联网上关于《致命来电的赞誉也是此起彼伏。
豆瓣上,电影相关的短评已经增加到了数百条,评分也出来了,有四百多号人打分,最终分数是8.3分。
这个分数,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已经是足够优秀了。
要知道和它同期的《霍元甲,豆瓣评分也只有7.8分。
当然,这只是前期打分,随着评分人数的增加,分数还会下降,但有这个基数在,想必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对于这个评分,正在全国各地跑路演的王皓自然也是十分满意。
毕竟现如今互联网刚刚兴起,豆瓣上也大多都是真正的电影爱好者,远不像后世那般水军遍地,故而网站的评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而且他还稍微看了看评论,其中绝大多数也是好评。
“吹爆,这绝对是近些年来最好的国产科幻电影!”
“电影很好看,后期的转折也很出人意料,真不知道导演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能想出这种剧情。”
“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名24岁的导演拍的电影,我刚出大学校门的时候还在工地上搬砖,人家竟然已经成为千万票房的大导演了。”
“满分!剧情满分,演员的演技也满分,不敢相信,徐争这家伙竟然也能演电影,而且还这么好看,完全低估他了。”
“看过这个导演的前两部电影,没想到他第三部竟然拍的是院线大片。三部电影都有关联,有看完感觉不过瘾的,可以在网上搜搜王导的前两部电影,我只能说王导绝对是在下一盘大棋。”
“王导什么时候拍续集啊,我想看彩蛋中的舒畅当女主角!”
“这部电影结尾处还有两个彩蛋内容,看电影的同学千万不要提前离开,多等一等。”
“还有彩蛋没有看到,真的哭死,呜呜呜”
……
当然,有好评自然也就有差评,王皓的电影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拍的什么东西,剧情乱七八糟的,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头重脚轻,虎头蛇尾,本以为后面徐争会反抗,来场大爆发,干掉那个狙击手,结果就这,一点也不爽快。”
“卖弄聪明还洋洋得意,狗屁不通的东西,就这还想拍续集?”
对于这些差评,王皓也只是一笑而过。相比于这些东西,这两天的路演才真是让他精疲力尽。
和其他电影剧组所选择的宣传方式不一样,《致命来电的路演宣传要更加密集,也更加辛苦。
自2002年开始,因为《英雄的原因,“路演”这种宣传手段就正式出现在了公众的面前。
只不过现如今的电影同行们大多不太爱叫“路演”这两个字,而是称呼其为地方“首映礼”。
对于一般的国产电影来说,这时候的“路演”也就是跑跑上京、魔都这几个被称为票仓的核心大城市。
只有个别导演,比如张国师、陈诗人、冯大炮的大片上映时,才会带着明星多跑几个城市。
但即便是他们,跑5个以上的城市也是很少的情况,对于其他正常的国产电影,一般搞不了这种大动静。
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是预算受限,另一个是演员明星一般给不了那么多的档期。
然而王皓他们的《致命来电不一样,这部电影不仅是大投资,在宣传上留出了足够的经费,几位主演也没有多大牌,让他们干嘛就干嘛。
所以王皓大笔一挥,直接就确定了十城路演,从北往南,从东往西,基本上是一天就得跑两个城市,争取能在大年初六搞定路演这件事。
这可就苦了王皓还有徐争他们了,几乎不是在路演,就是在赶路。
好在他们的这番付出,也算是有所回报。
相比于上京、魔都这样经常举办电影首映礼的大城市,在那些一、二线城市中,明星效应要更加出众。
即便只是像徐争、俞妃鸿这样的电视剧明星,观众们也是难得见上一回,故而一听说有可以见到明星的首映礼,大家往往都很是热情,整个礼堂里都坐满了人。
这反映到数据上,就是《致命来电在这些一、二线城市的票房,还要高于同期的《霍元甲一筹。
而等到王浩他们精疲力尽的忙完了路演这件事情,时间也来到了正月初七。
《致命来电已经上映了九天,在经历了前六天的票房上涨后,这几天的电影票房开始逐渐进入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