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做的不明显,易中海几个就算闹出来,也不占理。
何雨柱觉得这样不错,吃饭之前,先让易中海几个吃一肚子气。
这一招比起傻柱就高明多了。
傻柱那个家伙,看谁不顺眼,光明正大的颠勺。
要不是厂里的领导找不到好厨子,加上易中海的八级工身份,他别想在轧钢厂待下去。
厂里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下发了通知,三天后开始实行饭票制度。
贾东旭听了厂里的通知,就开始发愁。
“师傅,以后吃饭要饭票,我该怎么办?
我们家就我有定量,总不能把我的定量都送到厂里吧!
那样我们家就一点吃的都没有了。”
易中海也发愁。他心知,贾东旭就算把他那一份口粮都送到厂里,贾家也饿不死。
贾张氏和秦淮如的户口在农村,每年都能弄到一份口粮。
但从粮食上面来说,贾家比他都宽裕。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
贾家经常吃白面馒头,很少吃棒子面,家里的粮食换成白面,就不够吃了。
缺少的部分,就必须由他来想办法补上。
他不想补。
每次看到别人的徒弟,变着法的讨好师傅,他都很羡慕。
他的这个徒弟……
“东旭,你问我,我也没办法。厂里都下规定了。我就算是厂长,也没能力改变。”
贾东旭脸上就带着失望:“那我以后吃饭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仅贾东旭在考虑,厂里很多人都在考虑。
粮食交给食堂,在厂里吃饭会方便很多。
带来的问题是,家里怎么办?
家里条件好的,可能不在意。那些家里条件差的,就要好好考虑。
是图方便,在厂里吃,还是图省钱,从家里带饭或者让家里的人给送过来。
易中海是没这个担心他。他是七级工,还是重体力劳动者,各方面的待遇都不差。
要不是为了养老,要不是照顾贾家,他的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易中海没有给出建议,只能拖延:“先看看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