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再一次到了选择的关头。
易中海也承受不住,准备妥协了。
“淮如,要不你就回娘家看看。不要多,弄个一两百斤粮食,也能缓解一下你家的困难。”
面对内无支持,外无援兵的情况,秦淮如也撑不住了。
不知道易中海答应了什么条件,秦淮如带着一个小包袱,离开了四合院。
林静涵问道:“这就是你要看的热闹?”
何雨柱笑着道:“这难道不算热闹?多精采啊。”
林静涵不得不承认,贾家这段时间,确实挺热闹的。
“贾东旭到底怎么想的?秦淮如那么漂亮,他放心让秦淮如回去?”
是不是放心,何雨柱根本就不知道。
傻柱那一辈子,秦淮如跟贾东旭两口子,可比现在恩爱多了。
贾东旭死了那么多年,秦淮如的心里还记挂着他。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
没有了冤大头,秦淮如日子过的不好,能不能记住贾东旭的恩情,真不好说。
让何雨柱说,她最好在乡下,重新找个归宿。省的回来,看着就烦。
“留在四合院,也不保险。”
林静涵问道:“你什么意思?”
何雨柱道“秦淮如嫁过来这几年,咱们院里六成的男人,都沦陷了。”
这个比例很高了。去掉何雨柱,李家,还有那些小孩子,全院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沦陷了。
林静涵明白何雨柱的意思,但有些不相信。
不管怎么说,秦淮如跟大家都是邻居。
“别乱说。”
何雨柱道:“我没有乱说。你看院里跟她走的近的几个人,凭什么就那么照顾她。
还有许大茂。我猜的不错,这小子早就得手了。”
院里少了秦淮如,平静了很多。
别的不说,何雨柱回家的道路都顺畅了。
不过,这样的日子不长。
一个星期之后,秦淮如就回来了,带着一百斤的粮食。
有了这一百斤粮食,加上易中海的劝说,贾张氏也不逼着秦淮如离开。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九月份。
每次回家,都看到阎埠贵在浇。
何雨柱忍不住开口:“三大爷,天这么热,你就不怕把浇死。”
阎埠贵一副你不懂的样子:“我要不浇,这些就旱死了。
你看看这盆,一点水分都没有。”
何雨柱一愣,接着认真看了两眼,确实是这个样。
回到家,跟林静涵聊起这个事情。
林静涵就说:“养老院那些老太太种的菜,也不行了。一天浇三遍水,还是卷叶子。”
何雨柱道:“恐怕秋粮的收成不会太好。”
林静涵闻言一愣,接着道:“要是这样,那可就坏了。”
知道情况要坏,何雨柱也没办法。
谁也不敢说收成会不好的事情。
更关键的是,接下来的两件事情。
钢元帅上任了。
轧钢厂这边,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要求车间不能停。
何雨柱这些后厨的人,也跑不了,只要不是做饭时间,全都要进车间,烧炉子。
厂里的设备不够,那就建土炉子。
易中海也被逼着,呆在车间内上班。
这对老家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他最讨厌的是加班。
紧接着,街道办也开始了大炼钢铁的工作。
街道办找了轧钢厂,希望轧钢厂能支援一些工人,帮助街道办炼制钢铁。
易中海想要过去,王主任没要,最后要了刘海中。
原本,这个任务是易中海的。易中海帮着街道建造炉子,获得了很大的名声。
同时,他还忽悠大家,把家里用不到的废铁捐出来。
院里的人在他的忽悠下,连锅都没留下。他倒是得到了街道办的表扬,受苦的是院里的人。
大家还没办法说什么,只能吃闷亏。
刘海中别的本事不行,炼钢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
在他的指导下,街道办很快建了很多的炉子,各处都开始了炼钢。
林静涵的养老院附近,也有几个炼钢炉,就在一处空地上。
养老院的老人,也不闲着,都跟着出去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何雨水这些学生,也不上学了,全都加入了工作中。
何雨柱作为食堂的副主任,自然不能闲着,天天也要加班。
只能让何雨水跟着林静涵。
这天何雨柱正在做菜,何雨水就跑了过来:“哥,嫂子住院了。”
何雨柱一听,吓坏了,连忙把工作交给钱师傅,请假去医院。
到了医院,到处也是乱糟糟的。
在医院的广场上,立着三个炼钢炉,不少医生,护士,病人,在周围忙活。
何雨柱也没多管,跑到了病房里。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林静涵有些虚弱的躺在病床上,笑着道:“我没事。你要当爸爸了。”
何雨柱一愣,接着大喜:“太好了。”
何雨水跟着跑了进来,得知了消息,比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