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欠林嫣的钱了。等人走了,方明澈道:“人家两口子的事,你掺和什么啊?回头人家好也罢、歹也罢,跟你有什么关系?”
要是明事理的还好。不明事理的,回头怪得你一脑袋的包。
“我知道了,我也没挑事儿。”
这段时间,很多老同学、一起下乡的知青都想和林嫣恢复走动。
但她觉得那些人都不真诚。之前她回来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不是避着她就是在她面前显摆。只有小谢,一直以来态度都一样。
“嗯,劝一劝倒是可以。但旁人两口子的事,最好不要管。至于那些前倨后恭的,敷衍一下就好。”
“哦。”
当晚方明峰早早就睡下了。硬座坐了三天,那是浑身都不舒坦啊。
第二天他本来想早点起来的,省得给人添麻烦。但还是睡到了日上三竿,才自然醒。
他直接穿着昨天洗澡后那身老头装睡的。掀开毛巾被起床,走到门外就看到弟媳妇和侄女在外头缝小书包。
王德显把之前拿过来的军用挎包留下了。林嫣给拆开来改成了两个小的。正好给颜颜和旁边大杂院的妞妞姐姐用。
妞妞是颜颜的小伙伴,回头两个人会一起去读小班。
改小了给她们用,正好。用三年不成问题的。反正就装些小东小西的。
如今军用挎包可是最时尚的。70年代的人无论男女都想当兵。就连小丫头们也想当兵。
方明峰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你特地留下的?”
林嫣道:“已经上正轨了,我不用每天去也行。灶上有热水、还有保着温的包子、稀饭。明峰哥你赶紧洗漱、吃早饭吧。然后我领你去拍电报。”
“好。”
方明峰快速洗漱,吃早饭。然后换了衣服跟林嫣上街。
林嫣推着自行车,颜颜坐在小藤椅上,遮阳棚弄过来遮着太阳。
“小林,我如果想买衣服可以去哪里呢?”
“去西单那边吧。那边有几个商场,另外练摊卖衣服的人也多。好多都是去广州进货的。嗯,如果还想买更好的,那就去友谊商店或者华侨商店。我可以都带你去看看。我们回头等太阳下山了,坐车去。”
“嗯,好的。”
三个人去了邮电局,拍电报回去报平安。
林嫣道:“明澈说让我买些首都能放的特产,给送了礼金的人家寄回去。我打算去稻香村买些点心,盒子抽真空。就这么直接寄回去,回头盒子上写上名字。”
方明峰道:“稻香村啊,我可是久仰大名。走,我也去买一些寄回去。”
两人去了各买各的,很快搞定。
方明峰笑道:“豆腐都寄成了肉价钱。”
“这样才有时效性。不然等放寒假,黄菜都凉了。”
方明峰没问什么。但看林嫣钱这个不计较的劲儿,他觉得他们做的生意应该还挺赚钱的。
有钱了,人才大气、舒展得起来。
中午去叫了方明澈一道,在另一家百年老店砂锅居吃的。
方明峰道:“虽然首都居,大不易。但只要有钱,应该还好。”
方明澈点头,“在哪儿都得有钱才行。”
方明峰道:“哦,昨晚忘记说了。老叔说他等秋收之后要来首都看看。如果方健考了双百分,要把他一起带上。”
林嫣忍不住笑了一下,方健两科加起来,也比一百分多不了多少的。
公爹一直对她都不错,来玩玩她肯定欢迎的。
方父有些很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对她这个读了初中的城里儿媳妇,一直都客客气气的。
至于方健,来了,她这个当二婶肯定也好好招待。
方明澈倒是没有想到这些。老家好像是安徽小岗村之后第一批试行包产到户的省份。
估计秋收之后,这个事就要提上日程了。对他爸这样的老农民来说,分土地绝对是一辈子的大事。到时候估计他就顾不得到首都来看看的事了。
等折腾一阵,终于分好了地。估计正新鲜,扛着锄头很有干劲的就干活儿去了。就更顾不上来了。反正秋收之后再折腾一阵,离放寒假也没多久了。
唉,想一想春运,方明澈真是头都大了。要是能搞到介绍信买飞机票就好了。
吃过,方明澈继续回去出摊,方明峰跟他一道过去。
下午他想逛逛故宫和广场上其他能逛的景点。那么多游客不也是顶着日头逛耍么,他农民出身还能怕了这个?
林嫣母女回去,准备睡个午觉。废品站那边又增加了一个退伍兵,刘青峰会把诸事安排妥当的。也不知道明澈给人家画什么大饼了?反正肯干得很。
她们进了小偏院,看到一个脸生的人。林嫣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反倒是颜颜惊喜地道:“古叔叔,你好了啊?”
林嫣这才认出是古之光。她和他很少打照面。
古之光看起来比刚回来时候的气色好多了。显然这段时间住院,趁机好好调理了一下。
他对着颜颜点头,“是啊,古叔叔好了,以后都不用坐轮椅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他还是很快坐下来。医生让他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