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母子> 第235章 舅母的祭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舅母的祭日(1 / 2)

春暖花开的时节,远处梯田地里的果树繁花似锦,仿佛一片绚丽的云霞。

从早到晚,山路上人来人往,皆是为了那片充满希望的果园而忙碌着。

我们村大多数人家都种着果树,只有我家和少数几户靠着养殖为生,没有种果树。

秀琴家的果园里,秀琴孤单的身影独自穿梭在花丛间。

前几日我还去帮了几天忙,可这几日我却没了心情再去。

这段时间以来,秀琴总是刻意回避着我和她之间的感情问题。

每次我试图提起,她总会找出各种理由推脱。

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我,最终选择不再去打扰她,或许我和秀琴真的是有缘无分。

这天,是舅母去世的三周年,我和弟弟妹妹带着各自的家人一同去上坟。

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祭奠舅母。

既是对她一生的尊重与缅怀,也是对舅舅的一份安慰。

舅舅如今已经七十五岁高龄。

双膝的骨性关节炎极为严重,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看着让人心疼。

他老人家性格要强,不想给儿女添麻烦,一个人还坚持种着好几亩地。

每次见到舅舅,我都会想起童年的一段往事。

那时,我被村里一个蛮横的大人打得流了鼻血。

是舅舅领着我去找那户人家理论,为我讨回公道。

如今,我每次想给舅舅塞点钱,让他改善生活,他总是坚决不要,说自己还能过得去。

有一回,听村里的人说起,舅舅家里出了些状况。

经济上非常拮据,甚至有段时间连买菜的钱都拿不出来。

听到这些,我的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深深自责自己没本事。

没能让舅舅过上舒心的日子。

虽说我情况好转后,给舅舅救济了一部分钱款。

但对于舅舅的生活来说,还是远远不够,更多的还得靠舅舅自己辛勤劳作。

舅舅年轻时模样英俊,留着分头,宛如一个书生,这是我在他年轻时的照片上看到的。

舅母年轻时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俊俏媳妇,家里条件比舅舅好一些。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舅母吃不了苦,还常常和外婆闹别扭。

舅舅既要宠着舅母,又得从中调和她和外婆的矛盾,他的一生几乎都在这样的周旋中度过。

村里的人都称赞舅舅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舅舅和母亲姊妹众多。

记得很久以前,三姨家村遭遇了洪水,房屋倒塌,无奈之下一家人搬到舅舅家。

舅舅家有个麦场子,场里有间临时搭建的屋子,三姨一家就暂时住在那里。

那时表弟还未出生。

后来,三姨家索性就在舅舅所在的村子落了户。

三姨家一直以来都不富裕,或许是因为三姨家无偿占用了舅舅家一块院子。

舅母和三姨意见不合的时候,常常会拿这个来说事。

后来三姨夫招工去做了铜矿工人,家里盖了新房子,日子才渐渐有了起色。

三姨一个人在村里操持农活,表弟他们姊妹三个年纪又小。

家里没有壮劳力,舅舅平时就帮着三姨家干些农活,这时候舅母难免会有怨言。

童年时,我跟着母亲去舅舅家,能真切地感受到舅母骨子里瞧不起三姨家。

她时常会跟母亲说些难听的话,母亲总是在两家之间尽力调和。

毕竟那时候,三姨家确实拿不出能让舅母看得起的东西,无论是钱、权还是势。

我家的情况也差不多,舅母话里话外有时也会捎带着母亲。

不过,有时候我也会为舅母感到惋惜,觉得她这样出身较好的女人嫁到舅舅家,却没能过上富贵的生活。

在农村,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读书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通过读书,能够带着一家人走出贫困。

表弟就是通过努力读书,走出了农村,在大城市里当上了一名医生。

虽然我最终还是没能走出那片熟悉的土地,但弟弟成功走了出去。

舅母在这纷繁嘈杂、平淡无奇的世事中渐渐老去。

她一生都未曾享受到一个富态女人应有的清闲与富裕。

相反,长年累月的农事劳作让她变得清瘦且土气。

也许是因为生活中的诸多不顺心,她患上了抑郁症,多梦失眠,心律失常。

看了好多医院,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

后来,她又不幸得了宫颈癌这样的恶病。

舅母应该是识字的,可直到她离世,似乎都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患的是什么病。

每次见到三姨家当医生的表弟。

舅母都会显得格外亲切,大概是她觉得这个曾经被她看不起的外甥。

能给她带来康复的希望。但实际上,我和表弟除了满心的同情和心疼。

确实也帮不上太多实际的忙,因为肿瘤已经转移。

我们始终无法接受,曾经鲜活的舅母竟会以这样悲惨的命运收场;

而舅舅,那个曾经阳光帅气的青年,晚年却过得如此艰难和辛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