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挂科了,系统成了我的学习监工> 第92章 轮到徐凌做毕业设计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轮到徐凌做毕业设计了(1 / 2)

第92章 轮到徐凌做毕业设计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让我们快进到2027年初,来到徐凌的大四下学期。

从张忠尧当选院士到目前为止,徐凌一共参与了三个课题。

这三个课题论文中,徐凌获得了两个二作,一个一作。手上的钱也积累了小三百万。

其中,对于μ子和中微子的研究没有停止,取得了更进一步的成就。

这段时间里,徐凌一共达成了两个成就,但很遗憾没有获得科技图纸,而且徐凌真的再也没有接到过系统任务了。

不过徐凌的学科等级已经今非昔比了。

以下是徐凌目前的面板数据。

a.数学——lv.2 (1000/3000)(+)

b.物理——lv.2 (100/3000)(+)

c.化学——lv.1 (400/1000)(+)

d.生物学与医学——lv.1 (10/1000)(+)

e.信息学lv.1 (20/1000)(+)

.工程学lv.1 (20/1000)(+)

g.语言学lv.1 (20/1000)(+)】

点数剩余为:勤学点300,励志点100。

所有学科中,凡是还停留在lv.0的,都被徐凌手动点到了lv.1。

更关键的是,徐凌的数学和物理都来到了lv.2,这让徐凌在研究中更加如鱼得水。

……

“你想清楚了吗?”

张忠尧对徐凌问道。

“我准备还是做μ子或者中微子相关的题目。”

徐凌回答。

“不是问你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你哪怕不做,找之前的论文混一混都行。

我想问的是,你之后准备何去何从?”

张忠尧摇了摇头,说道。

何去何从?

说实话,徐凌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想法,听到这个问题,他一时间有些愣住了。

“这样吧,我帮你分析分析。”张忠尧继续说,“你大概有四个选择。

第一,不继续深造,直接步入社会,进单位也好,自己创业也罢。

第二,留在我的实验室,继续从事电磁学、高能物理学的研究。

第三,去京城。

第四,出国看看。”

张忠尧说得很细致,徐凌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您觉得哪条路更适合我呢?”

“哈哈,你要我说,我当然是希望你留在我的实验室了。”

张忠尧笑了笑。

“不过,你如果想出国看看,我也支持。以你现在的成就,再加上我给你的推荐信,你想去哪所学校都行。

不过我不建议你去京城。你去京城的话,还不如留在我这里。”

出国?

看看外面的世界?

还是继续留在这里?

徐凌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沉默了片刻,说道:“我再考虑考虑吧,暂时不好下结论。”

张忠尧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

虽说张忠尧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不用太在意,但徐凌想要给自己的大学四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于是,对于选题,徐凌也没有马虎。

经过几番精挑细选和不断设想后,徐凌选择了μ子反常磁矩的问题。

所谓μ子反常磁矩,是指μ子实际磁矩与基于标准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偏差。

根据标准模型理论预测,μ子磁矩应该是一个非常接近但不等于2的数,被称为g2。然而,费米国家实验室,在2021年正式确定μ子的行为和标准模型理论预测并不相符。

而这种差异可能暗示了存在某种未知的第五种自然力,也可能是新粒子、新维度、或者新的时空特征等因素引起。

而经过徐凌的猜测和理论分析,他认为若存在一种由普通原子通过轴矢量和赝标量耦合作用于μ子自旋而产生的长程力。

且在垂直方向极化的μ子态之间需要有一个约为10^13电子伏特量级的微小自旋能劈裂,那这种差异就能被消除。

当然,这只是徐凌的猜想,还需要实验进行测量。

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能够测量的相关实验设备。

徐凌无法直接测量,但他通过假想,给出了一个可能的实验方案。主要的想法是对测量自旋共振的实验进行拓展。

并且,徐凌认为这种方案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是可以实现的。

然而,推演和设想离论文产出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徐凌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

题为:

《解释μ子反常磁矩的一种新的猜测

因为是作为毕业论文,所以没有发表到什么刊物上,自然也没有惊起什么波澜。

那么接下来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该何去何从了。

经过了写论文闲暇时间的思考,徐凌已经把自己的选择缩小在了留在本校和出国深造之间。

有留在本校的想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