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0章(2 / 3)

点上香烟,就坐在江边开始闲聊。

这会儿他俩也干累了,顺便休息一下。

聊天得知,对方是专业的赶鸭人,一路从安徽往金陵赶。

鸭子走到哪吃到哪,等到了金陵正好养大,卖给那边做盐水鸭、烤鸭这些东西。

“你们伢子要捡鸭蛋就去捡,我每次都留好多的。”阿爷抽着红南京,笑眯眯的说道。

这是规矩,赶鸭子吃了本地很多小鱼小虾,那就要留一些鸭蛋放当地。

小孩儿捡了还能买吃。

现在的鸡蛋鸭蛋等同于货币,可以买到绝大部分东西。

他们赶鸭人也带不了太多鸭蛋,还有个半月形的窝棚要挑着走一路呢。

“我们自己也捡了好多,野鸭子的。”秦大河笑呵呵的说道。

看到他们船上那么多东西,阿爷还蛮好奇的。

“这小船真好,我要是有个就能带着窝棚走了,不用费劲的挑着。”

他跳到船上,看了一下,发现是真方便哦。

能放好多东西不说,还不用挑窝棚。

一些小岛之类的资源丰富的地方也能上去。鸭子就要吃这些东西才能长的快。

“您要是想做就去找木匠呗,有木材的话三五天就能做出来,几百块钱的事。”

“现在赶鸭越来越不好赶了,今年算是最后一年。”唏嘘的叹了口气,阿爷酱红色的脸上显露些许惆怅。

眼看着对方一根烟抽完,秦大河又递了一根过去,让对方续上。

他现在对农村的一切都好奇,不由得仔细问了一下赶鸭人的生活。

“赶鸭人很辛苦哦,水边的蚊子吃人,还有人偷鸭子。”

“而且现在养殖鸭子多了,我也卖不上价了。”

秦大河听到微微有些心酸,确实辛苦的很。

养鸭厂越来越多了,鸭绒、鸭脖、鸭掌、鸭舌以及鸭身子都能卖钱,比他整只往外卖的赚太多。

“原来我们那一片还有三个赶鸭人,现在就剩我一个了,明年就没有了。”他的脸上有着落寞。

原来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赶鸭人可以养活一家老小,现在的人能吃饱饭,赶鸭子反而挣不到钱了。

秦大河自己也续上一根香烟,二虎也津津有味的听着两人闲聊。

眼看着六点多了,阿爷要开始忙了。

只见他拿了一根长竹竿,上面绑一根红色的鲜艳的布条,这是用来指挥领头鸭的。

“这就是我吃饭的东西。”阿爷笑着说道。

竹竿点一下,头鸭看到信号立刻到边上来,其他鸭子也跟着一起回归族群。

这会儿才能看到,起码大几百了,也有可能上千,真多啊。

“厉害。”

“哈哈,赶了这么多年了。”老人的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神色。

仿佛在年轻人面前展示绝艺很了不起,他们两个也适时露出惊讶的神色,让阿爷更高兴了。

“给你们两只鸭子,抽你两根南京都一块钱呢。”他现在也没其他东西,只能送鸭子了。

“不要,我们手上好多呢。”秦大河连忙拒绝。“我们要回家了,阿爷下次遇到再聊。”

说着,两人赶忙回到船上,拉响柴油机就回去了。

“开船慢点儿啊。”老人不放心的喊道。

“知道了,阿爷注意安全。”

“嘿。”他笑着摇了摇头,看到围着他的鸭群,又开始失神的望着河面。

这次总共打了十只野鸭,两人分了四只,剩下六只存放在秦大河家的冰箱里。

蛇则是被二虎带回去养着,明天他阿爹帮忙处理一下,几个小年轻不会弄会中毒的。

论吃蛇的话,还得是老人靠谱一些,他们饿饭的时候什么都吃过。

明天晚上把蛇和鸭子烧出来喝一顿,后天开始钓鱼。

正常只要是群体出去钓鱼,二虎和铁蛋手上的事放下都得来参与,哪一次不是赚的盆满钵满。

憨娃儿则是要看师傅忙不忙,忙的话就不能出来。

但秦大河只要过去讲一声,阿爷肯定放人的。

学手艺有的是时间,可不能耽误赚钱。

老娘看到鸭子也不奇怪,今天带了弩箭出门的。

秦大河把自己遇到赶鸭人的事讲了一遍,小丫头来了兴趣,还一直追问。

“我小时候遇到的才多呢,哪年不得捡好多蛋啊。”秦母脸上露出回忆之色。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赶鸭人基本就没有了,原来赶鸭人都是帮公社在干活的,他们手上都有介绍信,一路往金陵那边走,你爸还认识好几个呢。”

“我爸还认识好几个?”

“他那会儿也喜欢跑金陵,但是住不了招待所,一路上就跟着赶鸭人一起挤窝棚,帮人干活拿点鸭蛋吃。”

小夫妻俩顿时感到意外,没想到老爸还有这种经历。

艳艳舍不得这么稀罕的故事,就站在门口听着他们讲赶鸭人的事。

很多东西哪怕他们80后看的都很少,只能从老辈的口中知道个一星半点。

秦父这会儿也回来了,她又去缠着秦父问赶鸭人的事。

“遇到了?”老男人看了一眼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