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东林党开始在背后捅刀子了!求追读!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一万关宁铁骑!
好在调兵这事儿不难,调兵需要的虎符和印信都在他手里,只需要再去兵部走个流程就行。
兵部不敢不准,因为之前勋贵吃空饷、造反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兵部,在兵部任职的几个文官也都被朱慈烺砍了。
不同意?
那本宫只好再多砍几个了。
嗯,貌似辽东那边有个夏成德的家伙,松山城之所以会被攻破就是因为他投敌了?
顺手杀了吧!
这种不稳定因素必须清除掉!
还得让英国公带两百万两银子过去,补齐辽东这些年的欠饷。
两百万肯定是多的,剩下的就当奖赏了,反正他暂时也不缺钱。
好在户部要的银子还没拨过去,刚好先扣除这两百万两。
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思量了许久,朱慈烺这才决定好了圣旨的内容。
然后直接让司礼监重新抄录一份,明早送到兵部。
等忙完这一切之后,天都快黑了。
随意吃了点东西,正当朱慈烺准备回东宫休息的时候,骆养性又来了。
看到骆养性,朱慈烺就知道肯定又特么的出事儿了
“发生了什么事儿?”
不等骆养性行礼,朱慈烺便直接开口问道。
骆养性的动作迟疑了一下,但很快还是反应了过来。
“回太子殿下,今日下午锦衣卫在诸多茶楼、酒楼、戏楼等许多人口密集的地方听到了许多针对朝廷的谣言。”
“臣知道这件事情之后,马上对涉事人员进行了抓捕审问,但那些人行事太过隐秘,至今也没查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朱慈烺若有所思的用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桌面,随后又道:
“什么谣言?”
骆养性先是有些纠结,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谣言说,陛下昏庸无道,放着满朝忠心耿耿的大臣不用,非要去宠幸太监和厂卫。”
“还说太监和厂卫只会祸国殃民,长此以往,势必会再次诞生如魏忠贤那般的阉党。”
朱慈烺听完这话,心中却只觉得一阵好笑。
不用说,这肯定是东林党的手笔了。
东林党已经开始在背后捅刀子了!
眼看着在朝堂上争论不过,所以就想要借助民间的舆论来给皇帝施压,以此让皇帝打消想要重设厂卫的想法。
这是东林党惯用的手段之一了,通过掌握基层言论、情绪煽动来迷惑普通百姓,继而让皇帝妥协。
皇帝要是妥协了,那你就是一个好皇帝,是人人都称赞的圣君。
但皇帝要是不妥协的话,那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昏君。
如果现在坐在这里的是崇祯,那东林党们一定会得偿所愿,因为崇祯是一个没有主见的皇帝。
他最怕的就是被人当做昏君。
但可惜的是,现在坐在这里的不是崇祯,而是他朱慈烺!
他可不怕东林党们玩这招!
想玩控制舆论是吧?
那老子就陪你们玩玩!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正等他准备开口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又意识到了什么,随后改口道:
“骆养性,锦衣卫中是不是有一个叫李若琏的锦衣卫?”
李若琏,崇祯元年的武进士,是为数不多殉国的锦衣卫。
在得知崇祯上吊自杀之后,远在家中的李若琏自杀殉国。即是武状元、又是殉国的忠臣,这人要是不重用的话,简直就是天理不容啊!
而且他已经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了,再进一步就是锦衣卫指挥使了,刚好以后可以用来替代骆养性。
没办法,骆养性在历史中有叛国投敌的记载,即便这种事情还没发生,朱慈烺也始终不太放心。
等再给李若琏搞点功劳,就可以让他坐上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了。
至于骆养性该怎么处置。
那以后再说吧!
反正目前为止,还不到处置他的时候。
骆养性这会儿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所以面对朱慈烺的询问,他赶忙回道:
“回太子殿下,锦衣卫中确实有这个人,时任锦衣卫指挥同知,之前因公务外出,昨天下午刚回来。”
朱慈烺点了点头。
“去把李若琏、薛国观都给本宫找来。”
“至于谣言的事情,暂时不用管了,抓来的那些人也都放了。”
“之后再听到这类的谣言,就当什么也没听到,本宫自有办法解决!”
骆养性心中一阵疑惑,既不知道朱慈烺为什么要找李若琏和薛国观,也不知道朱慈烺要怎么解决谣言的事情。
但疑惑归疑惑,他还是赶忙拱手道:
“臣遵命!”
随后便离开了。
等骆养性离开之后,朱慈烺随手扯过一张宣纸,然后拿起毛笔,在宣纸最上面的地方写下了四个大字:
大明日报!
没错,他要创建属于他的大明日报了!
东林党之所以敢这么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