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123章 皇太极:什么?朕被多尔衮绿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皇太极:什么?朕被多尔衮绿了?(1 / 4)

第123章 皇太极:什么?朕被多尔衮绿了?

哎!

看到倪元璐和薛国观都是一脸沉默,朱慈烺先是叹了口气,随即又道:

“本宫也知道本宫考虑的太多了,就目前的情况,确实不能想那么多,只能尽最大的能力保证逃难的灾民不会被饿死。”

“所以,那些即将要逃难到京城来的灾民,朝廷一定要进行妥善安置。”

薛国观听到这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赶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你的意思是要让那些试图逃往京城来的灾民都到京城来吗?”

朱慈烺点了点头:

“没错。”

这话一出口,薛国观顿时就无语了。

要知道历朝历代,灾民们逃难之时首选的地方都是京城。

毕竟在他们看来,京城是天子脚下、富饶之地,怎么着也有口饭吃吧?

但是,每朝每代的帝王对待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的态度都是十分明确且冷酷的。

他们不允许逃难灾民进入京城,这既是为了防止造成城内混乱,也是为了防止瘟疫发生。

毕竟每到灾荒年间,瘟疫总是如影随形。

若让不小心让这些灾民把瘟疫带入京城,那事情将会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有可能会威胁到皇帝的安全。

所以数百年来,也从未有过大量灾民涌入京城先例。

最多只是在城外搭建几个粥棚,施舍一些粥食给灾民罢了。

当然,这不是因为帝王心狠,而是出于最基本的安全考虑。

更有甚者,往往会派出一大批士兵在半路上拦截那些想要逃难到京城的灾民,然后强迫他们回到原籍或者前往别处。

可是在朱慈烺看来,这种事情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

这些灾民们只是为了求一口饭吃,这才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若要是直接把他们赶走,那不等于是间接杀了他们吗?

所以,他决定接收这即将到来的二十万灾民!

朱慈烺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理想化,毕竟这是古代,遇到天灾死上几万人、几十万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如果穿越到这个世界却改变不了这一点的话,那他岂不是白穿越了?

与此同时,倪元璐和薛国观也在苦思冥想着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片刻之后,薛国观这才说道:

“既然太子殿下决定这么做,那么臣建议由户部和工部出面,在城外搭建粥棚、住所,然后进行赈灾。”

“除此之外,再号召城内的百姓和富商捐款捐粮,用于解救更多的百姓。”

“当然,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也必须要出钱出粮。”

紧接着,倪元璐也附和道:

“京城目前储存的粮食足够吃上一年之久,就算是再加上这二十万灾民,也能应付半年多。”

“但半年之后,如果夏粮收不上来的话,那京城之中也可能会出现灾荒。”

明朝的税收按两税法收取,也就是分别在夏、秋两季征税,差不多就是每年的七月份和十一月份。

本来税收基本上是不用担心的,因为之前加派了三饷,而且南方一带也算风调雨顺。

可现在天灾也涉及到了南方,再加上取消了三饷,对于今年还能不能正常收上税,倪元璐这个户部尚书还真是没什么把握。

收上来了那就不说什么了。

可要是收不上来,别说二十多万灾民没饭吃,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没饭吃了!

但很明显,这对于朱慈烺而言并不是什么问题。

随即朱慈烺摆了摆手道:

“半年后的事情不用担心,本宫已经决定从海外运粮到大明来了。”

“海外的粮食价格远远没有大明这般昂贵,同样的价钱可以买到四五倍的粮食。”

“等到这些粮食运到大明的时候,应该可以缓解大明的饥荒。”

“除此之外,本宫已经让人开始试种一些产量极高的农作物,等到这些东西试种完成之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到时候大明就永远不会再有灾民了。”

两人听到这话,神色皆是愕然。

谁也没有想到,朱慈烺居然不一声不响的干了如此重要的两件大事。

这话要是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他们肯定会以为对方在吹牛逼。

但从朱慈烺口中说出来,却偏偏显的那么的合理和不容置疑!

反应过来之后,两人赶忙拱手道:

“太子殿下圣明。”

朱慈烺脸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继续说道:

“那么此事就这样吧!”

“明天早朝本宫就不去了,薛国观你亲自主持一下。”

“还有,赈灾的事情不需要再讨论了,明天早上以内阁的名义直接通知下去。”

“户部明日开始调集所有能调动的粮食在各地赈灾。”

“工部也要开始在城外搭建临时住所、准备一些御寒的东西,确保灾民来到京城之后有吃的、有住的地方。”

“总而言之,不能让任何一个来到京城的灾民饿死,懂吗?”

两人听到这句话,赶忙再次拱手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