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126章 崇祯:同样都是老丈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崇祯:同样都是老丈人,怎么差别就这么大?(2 / 4)

然后递给了周皇后。

周皇后看着手中这个颇为怪异的东西,有些奇怪地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朱慈烺笑着解释道:

“这是儿臣发明的防护用品,名为口罩。”

“儿臣考虑到每逢大灾之时,必然伴随着瘟疫的发生,所以儿臣想了一系列的办法来阻止瘟疫的发生和蔓延。”

“这口罩就是最为重要的东西之一,只要将口罩戴在头上遮住口鼻,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瘟疫的传播。”

“儿臣想让母后带着后宫的宫女和妃嫔们制作大量的口罩,用来保护救灾官员和灾民的安全。”

周皇后听到这话,神色瞬间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虽然不知道这个名为口罩的东西到底有没有朱慈烺说的那么厉害,但只要是能为灾民做些事情,她自然也是愿意的。

随后,朱慈烺又大概讲述了一下口罩的制作过程。

说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两片纱布中间加一些,缝合之后两边再加上挂耳绳。

这玩意儿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周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一直以来她都有亲自缝补衣物,所以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制作方法。

随后,周皇后笑着说道:

“烺儿放心,母后这就召集后宫的所有嫔妃宫女来做这件事情。”

朱慈烺也是点了点头:

“那儿臣就代替天下的灾民谢过母后了。”

一旁的崇祯听到母子二人之间的对话,自然也是一脸的欣慰。

皇后都这样了,身为太子侧妃的郑小妹自然也不能落后。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里,郑小妹每日都出入皇宫和周皇后一起制作口罩,或多或少也算为百姓出了一份力。

崇祯和周皇后也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媳妇了。

这一天,朱慈烺闲着没事,带着一行人去巡视城外搭建的房屋。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水泥,所以工部搭建的都是一个个窝棚,虽然都很简陋,但勉强也算是能遮风挡雨。

然而,伴随着水泥的开始使用,之后就不再搭建窝棚了,而是搭建起了类似于仓库的大型房屋。

因为水泥的特性,房屋搭建速度也很快。

目前搭建的房屋已经足够容纳数万人了。

至于之前搭建的那些窝棚,因为和水泥搭建的房屋比起来实在是差的太多,所以朱慈烺打算把它们当做临时厕所使用。

而且最近几天已经开始陆续有灾民来了,也都被妥善安置了下来。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

数日后,京城郊外。

一支数千人的灾民队伍正步履蹒跚地朝着京城的方向行进。

他们都是从山西、河南一带逃难过来的,这一路上的艰辛难以言表。

许多人甚至不清楚京城的确切方向,只是盲目地跟随着前方的人群好似行尸走肉一般行走着。

沿途的一切可食之物几乎都被他们吃光了,从树皮、树叶到草根,无一幸免。

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人在半路上倒下,他们的生命之火在无尽的苦难中渐渐熄灭。

张大壮望着身后绵延不绝的难民队伍,再望向前方那未知的方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他也是从河南逃难至此的,一路上,他失去了妻子、父母,如今只剩下孤身一人。

他曾无数次想要追随家人而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持下去,因为活着,总还有一线希望。

舔了舔已经干裂的嘴唇,张大壮迈开步子,继续步履蹒跚的前行。

在他看来,只要到了京城,应该就能活命了。

突然就在这时,前方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凄厉的呼喊: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你怎么了?快醒醒,不要吓娘啊!”

张大壮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地方,一个二三十岁的女人正抱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痛哭流涕。

那个孩子闭着眼睛,四肢无力地垂着,似乎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

对于这样的惨状,张大壮已经见怪不怪了。

在这灾荒之年,连大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那些无辜的孩子呢?

尽管这一路上大人们已经尽力节省吃的喝的给孩子,但这支队伍已经三四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最多只能喝点水、刨点草根充饥,孩子早就坚持不住了。

张大壮无奈地摇了摇头,准备继续前行。

然而,就在这时,他突然察觉到了不对劲。

周围几个瘦骨嶙峋、眼神凶狠的灾民突然将那个女人围了起来。

张大壮心中暗叫不好,这群家伙恐怕是要吃人啊!

这种事情在这一路上并不少见,有些人饿极了,就开始不顾一切了。甚至有人将刚刚死去的人分尸吃掉!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人暂时还没有饿到想要吃活人的地步。

果然,下一秒,那群难民便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其中一人冷冰冰地开口道:

“大嫂,你的孩子既然已经死了,那不如就给大家吃了吧。”

“吃了这孩子,大家也就有力气走到京城求条活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