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这是要和崇祯抢钱啊!
只是朱慈烺一直没有获取到确切的税收数据,所以不敢贸然决定税收的分配比例。
也就是到底内帑占几成、户部又占几成?
定少了,内帑钱财不足,还得向户部借,未免太过难堪。
定多了,户部钱财短缺,到时候又得向内帑借,到时候也会难堪。
别说什么内帑可以和户部不分你我,这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慈烺可以保证,自己在位的时候,绝对不会随意动用内帑和户部的钱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但他可没法保证以后大明的皇帝个个都跟他一样。
万一以后大明要是再摊上一个嘉靖皇帝,沉迷修仙练道,把户部的钱当成自己的钱,这不就乱套了吗?
因为考虑到这些原因,所以这件事情一直拖延至今,结果没料到倪元璐居然直接将此事拿到了朝堂之上来说。
这家伙,难道就不能私底下和自己商议吗?
紧接着就在这时,倪元璐继续朗声道:
“太子殿下,税收乃是国之根本,臣奏请太子殿下将昨日收取的所有商税全部移交户部。”
“并且以后大明所有的商税也都需由户部掌管!”
倪元璐这话一出口,周围的文武百官这才反应过来他之前上的是什么折子了。
感情闹了半天,这是要和崇祯抢钱啊!
不对
说抢有点过了,毕竟自古以来,天下的所有税收都是归户部掌管的,因为只有户部掌管税收,才能让天下安稳。
若是让皇帝将税收收入内帑的话,到时候皇帝随意取用天下税收,这天下岂不是就乱了?
意识到了这点,内阁大臣范景文随即站了出来,然后拱手道:
“太子殿下,臣想问一下,昨日的商税共收缴了多少?”
朱慈烺也不隐瞒,直言道:
“白银、银票、铜钱约五百万两,抵税的货物约一千三百万两。”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皆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这个数字真的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震惊之余,众人心中亦有些许隐痛,毕竟在这些税收之中,也有他们自己的一份贡献。
范景文也有些惊讶,难怪还是回过了神,随后再次开口道:
“既如此,老臣恳请太子殿下下旨,将这些税赋全部移交户部。”
伴随着范景文这一开口,朝堂上的一大半官员纷纷也都站了出来。
“臣复议!”
“臣也复议!”
没办法,毕竟此次涉及税收,要知道,自古以来税收都是归入国库,由户部统一掌管。
倘若税收纳入皇帝的私人金库,必然会致使家国界限混淆,这在过往的历朝历代中,皆是不可触犯的大忌。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发表了了意见。
薛国观、英国公、李邦华等一些大臣皆沉默不语,他们的目光纷纷聚焦于朱慈烺,都在静静等候这位太子表态。
在他们的认知里,国家的商税归入国库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当下的情形却与往昔大不相同。
还是先看看太子爷是怎么想的吧!
眼见一大半的官员纷纷跪地,朱慈烺微微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说道:
“诸位,你们方才所提及的事情,本宫心中已然有数。”
“但昨日父皇已然做出决断,往后京营、锦衣卫、腾骧五卫、关宁铁骑、大明税务军等这些核心军队的军饷,皆由内帑直接拨付,不再经由户部之手。”
“所以,这商税不能全部归于户部。”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如同炸开了锅一般,文武百官皆面露惊愕之色。
紧接着,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李邦华。
皇帝亲自用内帑给军队发饷,这显然是在收拢军权,虽说此前已有类似迹象,但这么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还是第一次。
所以众人都想看看作为兵部尚书的李邦华会作何反应。
再看李邦华,此时却依旧镇定自若,面容毫无波澜,仿佛这件事情跟他没什么关系似的。
事实上李邦华现在的心态就如同他此前承诺的那般,如今的他已然无意于争权夺利,满心只想着为大明练就一支精锐之师,而后功成名就,退隐朝堂。
至于皇帝要不要夺兵权、军饷到底是由户部还是内帑发,他根本不在乎。
眼看着李邦华不理会众人,最终,户部尚书倪元璐还是硬着头皮再次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老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啊!从古至今,兵部的军饷向来都是由户部直接发放的,从未有过由内帑发放的先例。”
“老臣恳请殿下劝诫陛下,收回成命。”
眼看着倪元璐率先表态,其余众人也纷纷跟着附和。
“太子殿下,此举有违祖制啊!”
“求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要夺军权,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些大臣们也知道他们无力改变。
毕竟连兵部尚书李邦华都默认的事情,他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官员又有什么能说的?
但是皇帝要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