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多尔衮:本王的计划十分完美,根本没有破绽!
至于孔有德,此刻则是低垂着头,眼神空洞。
他自知必死无疑,早已经心如死灰,哪怕见到崇祯,也已没了反应。
片刻之后,崇祯也骂累了。
随后挥了挥手,当下便有锦衣卫上前,将孔有德拖下去关押了起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兵部的一位官员匆匆赶来,向崇祯汇报人头清点的结果。
“启奏陛下,人头的数量无误,每一颗人头的模样也都符合建奴的特征,只是”
前来汇报的官员说到这里,突然面露难色,有些欲言又止。
崇祯见状皱了皱眉头,说道:
“有话直说,不要婆婆妈妈的。”
官员这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说道:
“陛下,这些人头中,有一千多个是女人和孩子的人头。”
听到这话,周围的文武百官纷纷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不忍的神色。
虽说大明与建奴正处于交战状态,但对女人和孩子下手,实在是过于残忍了。
当下,便有一位随行的御史挺身而出,他挺直了腰杆,义愤填膺地指责道:
“郑芝龙和黄蜚此举实在是太过残忍,他们不该杀害女人和孩子,这有悖于我大明的仁义之道!”
“臣请陛下下旨,责罚郑芝龙和黄蜚!”
其他官员虽未言语,但从他们的表情和眼神中也能看出,他们内心对此事也是深感不满。
崇祯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冷笑道:
“建奴还算是人吗?他们数次侵犯我大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如同恶鬼一般!”
“对待他们,就要效仿成化犁廷那般斩草除根!不分男女老幼,尽数斩杀!”
“不然,如何对得起那些正在与建奴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
“又如何对得起被建奴残忍屠杀的无辜百姓们?”
“朕告诉你们,这是朕的意思!郑芝龙和黄蜚只是遵令行事,此战,他们有功无过!”
“谁要是再敢弹劾他们,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崇祯这话说的极为冷冽,吓的刚才那个说话的御史身体微微颤抖,却最终不敢再吭声。
其他官员虽心有不满,觉得此举太过残忍,违背了他们心中的道德准则,
但在崇祯的威压之下,此时也都选择了沉默。
朱慈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冷笑。
这帮读书人,平日里读着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却在此时如此迂腐。
大明眼下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群家伙居然还对建奴抱有不切实际的同情心,简直愚蠢至极!
真该把他们全送到辽东去,让他们亲眼见识见识建奴的残暴!
不过好在接下来,这些人总算是变乖了些,没有再说出什么让崇祯不高兴的话了。
忙完了建奴首级的交接之后,众人各自散去。
崇祯回了后宫,朱慈烺也返回东宫。
至于郑芝龙上交的那些金银财宝,则是送到了朱慈烺的后库之中。
这些金银财宝的数量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二十箱。
朱慈烺心中明白,本来肯定是不止这么多的,应该有一部分被郑芝龙和黄蜚用来打赏士兵们了。
不过朱慈烺并不在意,毕竟立下了如此多的功劳,这些小问题根本不值一提。
再者说了,郑芝龙这次可是包揽了所有的销、甚至包括战死士兵的抚恤。
等于说是大明一毛钱都没出,就顺利赢下了这场海战。
有了这件事情,这些小事儿朱慈烺压根就不在乎。
接下来的几天,朱慈烺全身心地投入到御驾亲征的准备工作中。
他深知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关乎大明的兴衰存亡,因此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
他先是在东宫召见了内阁和六部尚书,然后交代了一些自己和崇祯离开京城之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首先就是这个月郑家从海上运送的粮食就要送到大明了,按照之前的计划,这批粮食会直接送到天津港口,到时候需要兵部和户部去接收。
接收的时候,必须当面付清银子,不得拖欠,更不能用什么大明宝钞之类的东西结算!
毕竟郑家这次本来做的就是亏本买卖,不能让他们再亏了。
除此之外,还有那十万亩即将成熟的红薯和土豆,这可是大明的救命粮。
到时候户部和兵部需一同加派人手,加强监管,确保红薯和土豆收获之前不出什么乱子。
另外就是关于城外灾民的事情,必须严格按照朱慈烺之前交代的方法执行,确保不会发生瘟疫。
对于朱慈烺所交代的这些事情,内阁和六部尚书自然也都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事实上就算朱慈烺不说,他们也不会忘了。
不过随即,他们又是一脸的无奈。
因为朱慈烺居然也要跟着崇祯一起去辽东!
自古以来,哪有皇帝和太子同时御驾亲征的道理?
向来都是皇帝御驾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