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第173章 陛下!臣祖大寿,前来救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3章 陛下!臣祖大寿,前来救驾!!!(1 / 4)

第173章 陛下!臣祖大寿,前来救驾!!!

朱慈烺神色平静的看了一眼满脸忧虑的崇祯,没再多说什么,很快又把目光投向了城下的军队。

只见此时此刻,城下的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按照提前规划的阵型,整齐有序地排列着。

没有什么谋略、没有什么阵法、没有什么奇兵,有的只是作为简单直接的‘横推’!

放眼望去,军队的布阵一目了然。

最前面是一万刀牌手,接下来是三万配备了燧发枪的京营士兵,再往后,是三千炮兵和五百门火炮。

军队中央,两台热气球缓缓升起。

紧接着是八万步兵,由辽东本地步兵和九边边军组成。

六万骑兵则是部署在两侧。

队伍最后方,则是督战队!

不过因为士兵人数太多,这片区域又比较小,如果还是采用之前的三段式射击的话,队伍根本就摆不开,所以这次采用六段式射击。

也就是一个士兵负责射击,五个士兵负责装填弹药。

如此一来,只要负责射击的士兵速度够快,那么就能保证持续的火力输出。

为了配合京营作战,连最前面的刀牌手都分成了两排。

可即便这样,二十万大军摆开阵势后,还是几乎占满了整片区域。

队伍的宽度将近五千米,场面很是壮观。

可以这么说,要是最左边的士兵要和最右边的士兵说句话,都得半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对方那里。

要是按照以往明军的作战方式,这二十万人会被分成多支队伍,还得按照复杂的阵法排列。

战争开始时,双方可能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了解对方的实力和弱点。

随后,像火炮、弓箭手这样的远程兵种会先进行远程攻击,试图打乱对方阵型,削弱敌军士气和战斗力。

接着,双方主力部队开始正面交锋,以火铳兵、长枪兵、刀盾兵等为主,展开近距离拼杀。

但现在,凭借强大实力,压根就不用再这么麻烦。

朱慈烺的作战方案很直接,就是一字排开,然后强势推进。

每个士兵都清楚自己的任务,行动井然有序。

作战方式也很简单明了。

军队到达指定区域后,首先在前方设置拒马桩,构建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

等建奴进入火炮射程,炮兵马上展开火力压制,打响第一轮攻击。

然后等建奴再靠近些,燧发枪部队迅速齐射,迅速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随后,骑兵凭借强大的机动性和冲击力,迅速出击,冲乱敌军战斗队形。

等敌军防线崩溃,八万边军步兵全面压上,彻底清剿残余敌军。

要是敌军在战斗中突然撤退,那么明军会迅速重新整队,继续推进,直到把建奴彻底杀光或者全部驱赶到锦州之外。

不过这场战役的目标不只是锦州,而是距离锦州九十里之外的义州!

因为义州才是决定辽东局势的关键所在!

只有拿下义州,才能彻底解除辽东面临的军事威胁!

紧接着就在这时,二十万大军开始向前推进。

顿时场面如同汹涌的洪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大地在他们脚下震动,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终于,这场十六世纪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

松锦之战,正式开始!

朱慈烺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这些都是属于他的军队!

军队前行约两公里后就停了下来,随后大军中的辅兵迅速行动起来,准备布置拒马桩。

他们分工明确,有的士兵负责搬运拒马桩,有的士兵负责把拒马桩插入泥土。

很快,一长排拒马桩整齐排列,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挡在最前面。

一万刀牌手举着盾牌,将身后的京营士兵牢牢护住,只留下一个缺口用来射击。

而就在辅兵开始布置拒马桩的时候,三万京营士兵们也已经开始装填起了燧发枪。

他们动作熟练,神情专注,把一颗颗子弹小心地装入枪膛。

很快,三万把燧发枪全部装填完毕,随时准备出击!

之前,他们接到军令,说是建奴派人冒充汉人百姓,想趁机制造混乱。

所以等会儿不管看到什么人、或者什么情况,都要装作没看见,只管开枪射击即可!

要是有士兵不遵守军令,那么督战队就会立刻上前将其斩杀!

就这样,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击建奴的的攻击!

与此同时,距离此处二十里外的锦州城内,此时的气氛却是异常的紧张。

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密集地集结在东宁远门前,他们脸上写满冷酷和坚毅,随时准备发起突围行动。

锦州有四个城门,分别是东宁远门、南永安门、西广顺门、北镇北门。

而他们这次负责突围的是东宁远门!

紧接着,伴随着一名身着甲胄的将领发出进攻信号,士兵们的斗志瞬间被点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