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而过的,白大褂衣角,拂过掌心的触感,带着消毒水的清冽。
某人的死亡美学:追杀也要保持超模走台步的那种,好莱坞顶级女明星的标志性优雅。
而灰原,这一刻,从玻璃反光里观察身后跟踪人影甚么的,不过是属于反侦查课题第一节课的内容罢了,基础中的基础。
话说小哀的反追踪术,遇上那人的猫鼠游戏,倒有点像那百年前的福尔摩斯对决莫里亚蒂教授了——如果,贝克街221B那栋老房子的门廊,突然开始放《罗马假日》老式黑白片,还带着滋啦滋啦的杂音的话。
来米花执行任务,在那人看来,可能不是背着组织KPI的苦差事,而是一个在好莱坞繁忙的,各种觥筹交错的社交之间,好不容易的轻松喘息时刻。大概可以悠悠闲闲地,拍一部《米花假日》甚么的。
反正,来看看旧情人,比在好莱坞的各种豪华庄园的晚宴里商业假笑、言不由衷,要有趣得多了。
当然,旧情人什么的,灰原、宫野志保是不会承认的。
一年级小学生从玻璃反光细细望去,伞下人影纤细,应该是个女人了。
只是再多想一层逻辑,那人最擅长的,就是打破所有“应该”。
要说她当初费老大劲去拜入黑羽盗一门下学易容术是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平日里,在这社会的条条框框里,难得体会一回薛定谔的性别嘛。
报亭旁,丝质黑伞边缘垂落水帘,细看那伞面,倒也是印着矢车菊暗纹,那暗红蔻丹正将烟蒂按灭在防火沙箱,火星子倏忽熄了。
连灭个烟都要用防火沙箱,这人,优雅永不过时。正如执行任务炸大楼,在最后争分夺秒选择剪掉蓝色电线还是红色电线的关键时刻,还要踩着高跟鞋走猫步的做派。
米花町消防局,怕不是该颁发个“最具艺术感防火奖”给她?
香烟的灰白余烬,烧不完的旧日情仇,被雨水裹挟着,一点点渗入地砖缝隙,恰似未了的情愫,入了心渊,倒也是无声无息。
伞骨接缝处,錾刻的银质雕花若隐若现——那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隐姓埋名的老匠人特有的手法,寻常人可认不出来。
而这把质感上佳的伞,正是那人威尼斯行动时爱用的凶器。当年琴酒还笑她“杀人也要带文艺复兴气息”,如今,这伞倒成了特别的辨认物。
文艺复兴的冷兵器,平成,哦不令和,年代的罗曼史,今日,竟在伞骨纹样里达成世纪交融,这事儿,还真是有点奇妙。
雨水滑落精品店的玻璃,略略地映出那女人身影流畅迷人的曲线。
那曲线,足以拯救任何小学生动漫的收视率,被奇奇怪怪吃章鱼剧情暴击的曲线。
让人想起某著名温亚德姓影星,走红毯时候的那件开衩开到腰线的晚礼服,真是要命。
玻璃反光映出的身影,雨中黑伞半遮面,湿漉漉的金发贴在雪白脖颈,高跟鞋踩碎水洼倒影——却不知踩碎的是雨水,还是小科学家拼命维持的心理防线?
“叮咚——”自动门开启的瞬间,和服店橱窗里的京友禅豪华金线刺绣大振袖,蓦地无风自动了起来,朱红绸缎拂过玻璃内侧的浮世绘海报,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宣传海报上的艺伎,眉眼被水痕洇开,竟与某次任务中见过的贝尔摩德易容面容重叠了。
前方自动贩卖机投射出的蓝光,在积水里摇晃,忽明忽暗。
灰原哀的帆布鞋停在反光的边界,鞋尖沾着半片山茶花瓣,微微蜷缩着。
山茶花,在日本花语是“忍耐和希望”,在西方却是“致命魅力”,这花语,可真是矛盾得紧。
而黑衣组织的花语。大概是“要命的美学”,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