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花费了两顿和牛才把这事儿摆平——看,美色和美食孰轻孰重,试一下就知道了,若为美食故,男神皆可抛。
想到这里,我由衷地感叹:大学最人性化的就是终于不再把800米列为考试项目。
我曾经跟李离吐槽:高中时候把跑步计入学年成绩,难道是为了让我们在知识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就赶紧逃走?而现在,对于体育新闻系还要进行体能训练,我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怕他们追不上运动员做采访?
尽管我认为体能训练跟□□折磨是同义词,陈梦晓对这些常规训练并不反感,而且她还热衷于打篮球和游泳。不过在无数次被女生尖叫着从女更衣室赶出来之后,她终于放弃了在学校泳池游泳。
即使运动强度很大,陈梦晓并没有练就壮硕的肌肉和宽广的肩膀,反而骨骼均匀,恰到好处的肌肉让她整个人神采奕奕,一件普通T恤她穿都显得与众不同。
有一次她帮许苑薇拿书架最高一层的《高等数学》练习册时候,露出了诱人的马甲线,刘小叶大呼着受不了冲出了宿舍。
我们每每表现出对小陈哥的马甲线艳羡不已、垂涎欲滴,她就浑身不自在。终于她忍不住提议:可以带我们一起运动。然后我们四个就陷入了集体装死的状态,最夸张的是刘小叶,她马上连小拇指都抬不起来了。
我们私底下一致认为,现在的宿舍分配堪称完美。虽然陈梦晓和凌静宜穿衣风格、家世背景完全不一样,但她们两个人都属于高冷冰山型,气场契合……虽然两个人的作息不一致,但互不打扰(刘小叶认为是互不理睬)……她们不约而同跟我们没有交集,交际观一致……看,多么适合住一起的两个人。
除了他们两个人之外,我们剩下的四个人关系倒是一路升温。
我自认为属于不容易跟别人熟悉及成为朋友的那类型,从初中到高中,我只有李离一个死党,而我们俩之间是经过了初中三年的时间磨合才建立起了友谊。没想到,上了大学,居然莫名的就跟三个陌生人成了朋友,而且熟悉的速度与我对自己的认知不成正比。
刘小叶就算了,她自带搭讪属性,况且我们俩每天一起入睡,共用同一个洗手间,关灯之后一起讨论她热衷的各种八卦,当然她谈论的最多是异性……不熟才真的奇怪。
而许苑薇和郑筱,似乎就是在刘小叶的自来熟属性下跟我们越走越近。
事实上,就像刘小叶说的,当你每天跟固定的那么两三个人一起吃饭,就是建立友谊最坚实的基础;虽然我的内心是抗拒的,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有那些人,你愿意天天跟他们一起吃饭,不管每个人爱吃的东西是不是一样,那从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是有认同感的。
刘小叶还说,考验友谊的终极武器是涮火锅——因为你完全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爱吃猪脑、鸭肠、黄喉等等一系列让人不可置信的食物,你也完全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喜欢在酱料里放满大蒜,你更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会吃着火锅喝着可乐唱着歌……
我从来没跟别人一起吃过火锅,就连和我爸妈都没有,所以对她的说法,我抱持着似信非信的态度。
说真的,火锅这个吃法,对于我来说既陌生又可怕。
要知道,吃火锅这种事情,在我的字典里,是地沟油和脏乱差的另一个表达方式。这个观点来源于我妈,她一直认为火锅非常不卫生,跟精致更是没有一点关系:一盆不知道什么做成的红乎乎汤底,不管是肉还是菜都往里丢,所有人的筷子都在里面肆意来回拨弄,简直没法让人有食欲。
我们家里严格执行分餐制,除了西餐,就连中餐,也是事先分好放在每个人盘子里,如果想要再添,Amanda会帮我们用公筷夹到各自盘子里。
所以,吃火锅餐桌上会出现什么稀奇古怪的食材完全超越了我的认知范围,我完全没法想象一个活生生的猪脑会被摆在桌子上,而且还要扔进锅里……
幸好,由于铭盛离市区很远,加上周边的小餐馆都是黑暗料理培训班毕业的,我们一直都混迹于第一和第四食堂。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碰到任何可以考验战斗友情的情况,我偷偷吁出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