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董平正与孙安缠斗,见大军被梁山人马搅乱,就要溃败,心中大急,一不留神,被孙安一剑劈下马来。
他凭借高强本领和灵活身法,在地上滚了一圈,挥着双枪就向孙安马腿砸来。
孙安见状,猛然一提马缰,那坐骑人立而起,躲开董平一击,大剑也顺势劈下。
董平不敢硬接,只得翻身避开,舞着铁枪杀入人群,瞬间击杀了两名梁山喽啰。
孙安见状大怒,舍了战马,举起双剑,飞身劈下。
董平避无可避,只得挺枪硬接。
哪知孙安含怒发威,势大力沉,早把董平劈得单膝跪地,再无余力击杀喽啰泄愤。
孙安得势不饶人,挥起双剑穷追猛打,一时逼得董平狼狈不堪,左支右拙。
董平苦撑了十余招,终是不敌,被孙安打落了双枪,大剑顺势架在他脖子上。
董平兀自硬气不服输,只孙安根本不惯着他,那剑刃压迫而去,割破了董平脖颈,鲜血浸出,董平终是妥协,被孙安命人绑了,扔去马上。
不等孙安高喝,早有喽啰大呼:“贼将被擒,贼将被擒!!”
众官军闻言,顿时看过来,发现自家主将果然被五花大绑丢在马上,正被孙安抓着,顿时慌乱起来。
酆泰等人趁机再猛冲一番,杀得官兵胆寒,哪里还能阻挡,当即溃败。
梁山众人见状,一边高呼投降不杀,一边追杀外围官兵。
顿时,不少官兵见逃跑无望,都弃械投降,那外围的官兵,则是拼命溃逃。
梁山这里人马有限,最终还是被官兵逃走千余人。
除了战死的,剩下一千余人全部投降,董平看了,脸色发黑,胸中气短,堵得心慌,这才知道梁山高手如云,他自是大意了。
孙安这里擒了董平,指挥人马捆绑了俘虏,自是心满意足退回中军。
史文恭见了,先是上来恭贺几人取得头功,又通知后队接应,将俘虏、马匹、衣甲等物先行运回。
他这里自领人马冲去董平先锋大营,将辎重都劫掠一空,自是不在话下。
落荒而逃的千余官军,自是不敢停留,只一溜烟逃到秦明中军阵前。
秦明闻知董平兵败,一时惊怒交加,急命大队人马赶路,要来亲自厮杀。
他自领万余人马疾行,传令黄信在后扎营,等他那里交战后,再退回休整。
半个时辰后,秦明大军赶来, 正对上赶将过来的史文恭等人。
两边见面,各自列阵,强弓射住阵脚,秦明当先出马怒喝:“是哪个贼寇赢了董平将军,可敢出来一见?”
这边史文恭闻言,回头看了李助和朱武一眼,见二位军师点头,于是率先驱马而出,笑道:“我梁山英雄,个个赢得这名不符实的双枪将,你又是哪个,可敢与我厮杀么?”
秦明闻言,火气上来,催动宝马,舞起狼牙棒杀出,喝道:“我乃青州指挥司统制秦明,贼人先通名,再来受死!”
史文恭也拍马冲出,挥动方天画戟道:“你听好了,擒拿你的,是梁山马军第六营指挥史文恭!”
说罢,再不搭话,只策马杀去。
秦明这边接着史文恭,狼牙棒猛然砸下,毫不留情。
史文恭挺着方天画戟硬接一招,暗赞秦明勇力。
二人分开,各自调转马头再战。
秦明一招既出,不能奏效,反而受了大力反弹,只觉双臂发麻,心惊史文恭厉害。
二人再次交手,只来硬碰硬,招式都大开大合,兵器不断碰撞,火花四溅,铿锵有声。
斗得三十四合,秦明用力过猛,后力不济,慢了手脚。
史文恭正要趁势将其拿下,哪知这秦明自衬斗不过史文恭,又有董平败军教训在前,顿时使个虚招,摆脱史文恭,拔马飞奔回阵。
史文恭打马去追,只官军阵中箭矢铺天盖地射来,史文恭前进不得,也自停下。
眼见秦明回阵,将那军阵布置得严密,史文恭这边人少,也不敢率先冲杀。
秦明见对方虽然人少,但那将领个个雄壮,人人威武,自是不好对付,也忍着暴躁性子,只指挥五千大军冲杀而来,他自在后方坐镇指挥。
这边李助和朱武见了,对视一眼,李助道:“兵不在多而在精,众将只管冲杀,不必顾虑。”
史文恭几人闻言,顿时再不犹豫,只带着马步军兵冲杀,先跟官军厮杀一场。
大战再次爆发,这次官军有秦明指挥,又是精锐之军,自然战力不俗。
史文恭等人冲杀一阵,一时不能突入后方,只接着前军厮杀。
中军自是李助、朱武指挥调度,左右两边,自有孙安、鲁智深等人策应,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史文恭这边只得二千余人,但将领勇猛,士兵凶悍,士气正盛,对上秦明指挥的五千大军,丝毫不落下风,反而越战越勇。
秦明见状,只得再派出三千官军助战,势必要一举击溃史文恭等人。
只他还未取得战果,忽听后队有传令兵奔来,告知黄信后军遭遇袭击,贼人凶猛,只怕支撑不住。
秦明闻言大惊,一应粮草辎重都在后队,还要指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