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侯爷,久仰大名,今日能一睹风采,实为荣幸。”
戚彦英穿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袍,衣料质地细腻,袖口和领口绣着银色的云纹,显得庄重而不失雅致。他的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腰带,腰带上挂着一块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神情沉稳,目光坚定,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微微躬身行礼:“府台夫人过奖了,鄙人何德何能,愧不敢当。”他看着府台夫人过于华丽的装束,心中不禁有几分疑问。
林月则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裙,裙摆上绣着几朵素雅的兰花,显得清丽脱俗。她的腰间系着一条银丝编织的腰带,勾勒出她纤细的身形。她的头发简单地挽起,发髻上插着一支玉簪,显得端庄而优雅。她的神情依旧平静如水,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仿佛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她微微欠身,声音轻柔而平和:“府台夫人盛情,我们深感荣幸。”
夫人见两人如此谦逊有礼,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她伸出手,轻轻握住林月的手,语气亲切地说道:“林小姐果然清丽脱俗,难怪沈侯爷如此倾心。”
林月的脸上有着轻快的喜悦,她轻轻点头,语气欢快地回答:“夫人过奖了,不敢当此赞誉。”
戚彦英站在一旁,目光在林月和夫人之间游移。他感觉到夫人对林月的态度似乎有些特别,但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他只能保持微笑,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夫人松开林月的手,转身对戚彦英说道:“侯爷请随我入内,我已备好茶点,我们边品茶边聊。”
戚彦英和林月齐声应道:“多谢夫人。”
三人一同走进府邸,穿过花园,来到一间装饰典雅的书房。书房内摆放着各种字画,书架上堆满了书籍,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夫人请两人坐下,然后吩咐仆人端上茶点。
戚彦英和林月坐在软椅上,神情各异。戚彦英的目光在书房内扫视,心中暗自揣测夫人的用意。他注意到书房内的字画都是名家之作,每一件都价值连城。书架上的书籍种类繁多,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曲赋,应有尽有。他不禁对府台夫人的品味和学识产生了敬意。
林月则不同,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好奇,不时地打量着书房内的摆设。她对这些字画和书籍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时不时地拿起一本翻阅,或者驻足观赏一幅字画。
夫人坐到他们对面,微笑着说道:“今日邀请二位前来,主要是想与你们共赏一些珍藏的书画,同时也希望能和你们交流一下文学上的见解。”
戚彦英礼貌地回应:“府台夫人雅兴,我们自当奉陪。”
林月则礼貌地微笑着,虽然她的兴趣似乎并不在文学上,但她仍然保持着应有的礼貌和风度
夫人见他们到来,显得非常高兴。她起身走到书架前,挑选了几幅字画,然后请戚彦英和林月欣赏。她一一介绍这些字画的作者、年代以及背后的故事,言语之中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戚彦英聚精会神地听着夫人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他对书画有一定的了解,也能够欣赏其中的艺术价值。而在夫人讲解的过程中,他也借此机会观察林月的反应。
在欣赏字画的过程中,夫人详细地向戚彦英和林月介绍了每一幅作品的背景和艺术价值。对于戚彦英来说,这些内容既熟悉又令人着迷,他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然而,林月的表现则有些不同。她虽然尽力保持着礼貌和兴趣,但显然对书画的艺术魅力并不太能欣赏。她的眼神偶尔会有些游离,似乎在寻找其他感兴趣的事物。
当夫人介绍到一幅描绘山水的画作时,林月突然指着画中的一只小鸟,兴奋地说:“这个小鸟画的真像啊!”
夫人的表情微微一滞,显然没有想到林月会注意到那只小鸟,并且将其作为评论的重点。她愣了一下,随后迅速调整情绪,露出温和的微笑,说道:“是的,这只小鸟是画家精心刻画的,栩栩如生,确实非常传神。”
虽然夫人尽力掩饰住自己的尴尬,但戚彦
英还是看出了这一点。他心中暗自思索,或许林月对书画的兴趣并不浓厚,但她能够注意到细节,也说明她观察力敏锐。
在夫人继续讲解其他字画时,戚彦英偷偷观察林月,发现她虽然表面上在听,但实际上眼神时常飘向别处,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其他的事情。
午宴过后,夫人提出要展示一些珍贵的古籍,戚彦英欣然同意,而林月则显得有些不耐烦,但她仍然保持着礼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满。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林月的反应让戚彦英意识到,她可能并不是对文学和艺术缺乏兴趣,而是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关注点。他开始更加仔细地观察她,试图理解她的内心世界。
在回家的路上,戚彦英和林月并肩而行,周围的景色渐渐暗淡下来,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晚霞。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树叶沙沙作响,为这宁静的傍晚增添了几分诗意。
戚彦英忍不住开口,打破了沉默:“林月,你对今天的午宴有什么感想?”
林月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府台夫人真是位知识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