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斤的干粮,那还怎么挣钱。
……
“难道说一周年的奖励会有保底?”
随手将大檐帽扣在木石墙上,脱下背包,掏出匕首,陈舟小心翼翼地割掉中国结下的塑料环扣。
尽量保证红色防水纸的完整,除了处理胶水,他基本不动用刀子,而是慢慢拆除外包装。
未用太长时间,他将基本没受到破坏的红色防水纸折叠起来放进登山包中。
留在沙地上的是一个方形塑料盒。
塑料盒为浅红色,不算太厚,表面凹凸起伏,勾勒着大小不一,写法各异的福字,正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吉祥画“百福图”。
见到精致的塑料盒,受其色彩和寓意的影响,陈舟的心情越来越好。
想着即使里面装的东西屁用没有,收获这个盒子加上防水布和中国结也不算亏,他掀开盖子,直接揭晓了答案。
本以为盒中会是精致的包装,包装最中心装着奖励物。
陈舟万没想到,这个盒子发挥的竟然真是盒子的作用,里面凌乱地放着一堆不同的东西。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本厚重的书籍,摆在所有物品最顶端,陈舟最先将它取出。
这本书约有三斤多重,封面为白色,设计很简洁。
书名为《非遗一览:竹编藤编草编一本全,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透明塑料膜。
看到书名的刹那,陈舟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放下书,使劲搓了搓脸,以确定这不是一场梦。
再拿起书,他紧张地撕开塑料膜——不用刀是因为他怕划伤了书封,
打开书,陈舟最先浏览目录。
整本书的内容除前言,非遗介绍外,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竹编、藤编和草编。
每个板块又分成制造工艺、材料处理、技巧手法、编织方法、成品展示等多个小板块。
其中包括基础技法和进阶技法,还有造型资料和编织器型讲解。
比如草编,就有草编金鱼、草编鲤鱼、草编知了、大虾、玫瑰等物品的详细步骤,每一步都有图例和细致的描写。
藤编就更实用了,有灯罩、杯垫、瓶、收纳筐、水杯套等小用品,也有购物筐、篮子、背篓等大件编织物的编织过程。
技法方面,除竹编藤编的教程外,还讲了一些棕编的技巧。
从最基础的抬压法、到斜纹法、梯形法到六角孔编织法,非常全面。
所有技法和讲解大多配有清晰的彩图。
器物制造步骤由简而难,循序渐进,设计的非常合理。
可以说,只要是心智正常的成年人,肯付出心思学习实践,肯定能掌握书中大部分技巧,制造大多数编织工艺品。
对陈舟来说,这根本就是一本编织工艺的百科全书,能把他从一窍不通的入门汉培养成精通编织的手艺人。
这玩意的价值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有用”二字概括了。
在没有获取信息渠道的孤岛上,它简直就是一个外挂!(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