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没有砌好,他打算今晚回家后找个大号容器,先把那一大堆贝类都倒进去吐吐沙子,明日再下山处理木石墙。
还有十多天呢,不必着急。
而且明天再下山,还能继续赶海,要是走运的话,说不准就能拣到大龙虾或大螃蟹。
……
赶海这事让人感到轻松惬意。
尤其是在这样一座自然资源丰富,获取海鲜难度极低的“世外桃源”。
陈舟听说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男性负责狩猎,女性负责采摘。
故而现代男性骨子里便充满对冒险的向往,热衷于枪械武器,在游戏中钟爱厮杀。
女性则大多喜欢安静舒缓的工作,憧憬从事与艺术、音乐有关的行业。
但这并不代表男性无法从收集中获得快乐——收获的喜悦属于全人类。
将塑料袋中的贝类倒入装满清水的木桶中。
看着顶着水墨纹样的小贝在水中旋转,像一个个娇小的芭蕾舞者从天而降,他深切地感受到了丰收之美,并准备将这一幕画在白泥板上,留作纪念。
……
当晚,处理完海鲜,喂过猫猫狗狗鼠鼠,陈舟将鼠圈中的老鼠们全部分隔开。
六只产过崽的母鼠单独关在一个“单间”。
其余刚满一个月的小鼠关在一起,勇于奉献的“试毒鼠”将从它们中选拔出。
那两只种公鼠则继续待在旧鼠圈中。
为了避免遗传病影响试毒结果,陈舟必须保证新一批小鼠不与母鼠交配。
不过严格来说,这批小鼠也是近亲繁殖的产物——它们都是一个妈生的。
陈舟不知道自己这种分隔行为到底有没有效,他只觉得这样更利于试毒鼠健康有序地繁殖,哪怕这种方式是掩耳盗铃。
如果有条件的话,他真想抓两只年轻力壮的公老鼠。
可惜,活捉老鼠的难度比活捉兔子或龙猫高得多,现在时间不够充裕,他没办法放下其它工作特意去抓老鼠。
……
隔开老鼠后,陈舟先给海鲜做了个简单的分类。虾类、蟹类、海鱼、贝类、海胆、海参,挨个被他命名并打上代号。
担心日后赶海遇到相似的海鲜,误将外表相似的两种海产品认成同一种,导致中毒,他还在灯光下给每种海鲜都绘制了较为详细的写实素描图。
别说,严谨的态度还真带来了意外收获。
仔细观察后,他发现体型较大的虾中竟然有几个“间谍”。
它们的须子更短更粗,看起来像断了一截,身上的纹在白黄黑褐的基础上又添了几道淡淡的蓝色。
若不拿起在灯光下查看,还真要让它们浑水摸鱼,与另一种虾混为一谈了。
“好阴间的虾,这两种虾中要是有一种有毒的话,我不就完蛋了。”
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偷懒,仔细对照了所有虾,陈舟赶紧把所有虾都摆放平整,挑选出其中有蓝色条纹的虾单独放在一旁,这才松了口气。
……
贝类的生命力比蟹顽强,蟹的生命力又比虾强。
在塑料袋木桶和陶罐中颠簸了一天,大多数贝类都半死不活的维持着生命,少数几只螃蟹还能吐泡泡,虾则全军覆没。
挑选过程中,陈舟感觉虾的数量似乎有点多了,便祛除了一些品相不太完整,掉了须子和腿的虾。
待会他准备把这些不完整的虾喂给试毒鼠。
同一只虾,他要将虾头、虾身、虾内脏分成三份,生着喂给三只试毒鼠,煮熟后再喂给另三只试毒鼠,观察反应。
螃蟹、海鱼、海胆、海参和其他贝类同样如此。
家中的试毒鼠数量完全够用,实在不行他还能牺牲三只母鼠,反正老鼠繁殖速度快,两个多月就能补充上损耗。
……
26日当晚,陈舟又忙到深夜才入睡。
他把试毒鼠们分别安置在“专用单间”内,在它们门口刻上了其食用海鲜的名称,并标注了生熟和食用部位。
老鼠对熟海鲜的接受度较高,放到面前它们会自行啃食。
面对生海鲜,它们就不太感兴趣了,通常只是嗅嗅就扭头离开。
但身处陈舟的“监牢”中,它们逃也逃不到哪去。
这种不识相的老鼠能得到的只有陈舟的抓捕和“暴力投喂”,无论想不想吃都要把海鲜塞进肚子里,不然岂不是不给他这个“典狱长”面子。
……
9月27日,距离挑战开始一周年还差三天。
约莫十点钟,陈舟从床上爬起,匆忙洗漱,生火煮饭后,径直赶往储藏室,准备查看小鼠们的状态。
可能是因为赶海时挑选的海鲜长相都很正常,大多数小鼠都安然无恙,没有中毒的迹象。
陈舟点亮油灯,对鼠圈内部也做了详细的检查,健康的小鼠牢房内既没有不成形的粪便也没有血迹,眼睛清澈,走路不打晃儿,能吃能喝,没有任何异常。
但也有例外,比如昨晚食用了带蓝色条纹生虾头、生虾身子、生虾内脏的三只小鼠就不幸中招,全都去世了。
陈舟抓起它们身体时,发现它们的身体内软绵绵的,像是被注入了大量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