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不能出的围栏,还要将羊驱赶进围栏内,陈舟不认为凭他自己有那种本事,就算加上来福也不行。
……
返回窑洞准备布置陷阱工具时,他顺便带上了母山羊,公山羊可能是担心老婆,远远地跟在了后面。
走在前面,陈舟不时回过头望望公山羊,想着回家以后一定要把这俩家伙都拴起来。
平台下面长着一大片庄稼,可经不起这两个货祸害,更别说山坡另一边的空地上还种着许多棵秋白杏,要是被羊啃了,非得把他给心疼死。
……
天公作美,顺顺利利地回到窑洞,始终没下雨。
天穹中甚至罕见地露出了星星与月光,风也停歇,岛屿比以往宁静得多。
拴好母山羊,又抓住公山羊拴在远离田地的森林边缘,
点亮油灯,陈舟准备着他的捕羊设备。
他的初步计划是先布置几个简单的绳套陷阱,然后再费时间制造一个活捕笼,在笼子里放点大粒盐引诱山羊进笼。
家中可用于制造活捕笼的木材有不少。
它们大多是铺地板剩下的不合格木板,用手锯处理一下就能使用了。
但陈舟不想浪费宝贵的钉子,他希望能使用绳结加固来取代钉子。
然而虽然拥有一本足够详细的藤编教材,到目前为止,他却还未一步步阅读实践,因此用绳结捆绑制造活捕笼,还要现学现用,需要费更多时间。
……按陈舟对羊群的了解。
入夜前,那群狡猾的畜生就会离开平台,往山的另一边去,直到太阳升起时才会回来。
夜晚是布置陷阱的绝佳时机。
挑灯夜读,本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精神,陈舟迅速学习了几个简单的编结技巧,并试着实践了一下,结果很令人满意,确实比他常用的活结死结好使。
感觉自己已经将绳结技巧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中,陈舟拿起登山包,带上用于引诱野山羊的盐,又装了一些吃剩的榛子皮和松子壳——
这些富含营养的坚果备受山羊喜爱,尤其是炒熟后的松子,即使只剩一层壳也散发着一股松油的香气,对山羊来说可能比盐粒还有诱惑力。
其实如果有玉米粒的话,捕羊更方便。
以陈舟对羊的了解来看,玉米粒对羊的吸引力是极强的。
羊吃玉米粒基本不分饥饱,他在村里没少听说有人家的羊偷吃玉米粒被撑死,在引诱山羊方面,玉米粒更是效果拔群。
可惜岛上没有玉米,不然别说当捉羊诱饵,就是自己烤玉米,蒸玉米吃,或是制成饵料钓鱼也是极好的。
将几大团麻绳和裁剪的帆布条塞进登山包,把手斧别在腰间,扛起准备好的木板,另一只手拎油灯。
招呼来福一声,陈舟直接出发。
……
之所以不在窑洞内制造好活捕笼再带到布置陷阱处是因为陈舟觉得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制造好的活捕笼体积庞大,撑死了也只能带两个,还会严重影响行进速度,不如直接扛原材料。
同时陈舟还带了手斧,到地方材料如果不够用还能就地取材,劈砍削剪一些树枝木棍用。
……
连夜赶路,待月升正中,陈舟也抵达了羊群曾歇脚的位置。
这里遍地羊粪,隐约还散发着山羊的膻味儿。
放下木板,沿山坡徘徊寻找下套子和布设活捕笼位置的过程中,在油灯的照耀下,陈舟看到许多未干的粪便。
其中多数呈粒状,表示排便者身体健康。
也有一些不成形的粪便,说明排便者近期肠胃不适,或是吃的草含水量过多,稍微拉稀。
在众多发黑发褐的粪便中,有一些很显眼的明黄色小屎条,它们是吃奶阶段的小羊羔拉出来的。
只有在母山羊奶水过于浓稠,营养含量高的情况下小羊羔才会排出这种粪便。
……
从小羊羔的粪便分布范围可以大致了解母山羊具体在哪里活动。
用石块在地上划出几个合适的位置,回到木板旁,拎着油灯照亮周围,陈舟默默计算着这些材料能做几个活捕笼。
此次前来他拢共扛了九块板子,按他之前的估算,这些板子勉强能做两个活捕笼的框架。
至于框架周围的墙体,则需要砍粗木棍补充。
再次计算,在脑海中勾勒出活捕笼的大致轮廓和所需木板的长度,陈舟不敢耽搁,直接拔出手斧开始干活。
并未应用现代弹簧机括,原始活捕笼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使用拉线式触发机制。
只要进入笼内的动物拉动连接食物诱饵的细绳,就会使门关闭。
对陈舟来说,这种触发机制最简单实用,也是他唯一能制成的活捕笼。
……
在山腰附近寻找了几棵孤零零的树木,抡起斧子将其砍倒,削掉树枝上的细枝,将其制成长度合适的木棍后批量运回木板堆旁。
准备好材料,将一根约有两米长的“y”形木棍插在地上,把油灯挂在上面充当简易照明工具,就在这群星闪烁的孤岛山坡上,陈舟开始制作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活捕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