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魔戒展开。
代表着索伦的全视之眼、魔爪一般的巴拉杜尔之塔、金黄的“咕噜”与利剑,缠绕在笔身上的藤蔓和纹饰,繁复中体现着主题的统一和设计师的巧思。
从整支笔异常沉重的分量来看,笔身所有迷人的金色应该都是用黄金打造,尤其是那金灿灿的笔尖,百分百使用了18k黄金,在提高整支笔造价和尊贵气质的同时保证了它的实用性。
像这种堪称艺术品的钢笔,价格自不必多说。
以陈舟对奢侈品浅显的认知,再加上笔身使用的黄金,他估计整支笔的价格至少也在一万八千元以上。
当然,笔本身的售价还是次要的,陈舟最看重的还是它的实用性。
17世纪的羽毛笔用着实在不舒服,他自制的所谓“钢笔”也是垃圾货色,将就着用用还行,跟现代的钢笔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他是个喜欢动笔的人,在窑洞中生活,还不时画一些素描,那支自制钢笔其实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需求,甚至还增添了诸多不便——
比如笔尖存不住墨水,画两笔就要蘸一次墨水,再比如笔尖太尖锐,容易划破纸张……
现在送来这支钢笔,虽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太大帮助,却也算有用,他很喜欢。
美滋滋地拔下笔帽,拧开笔身,陈舟发现这支笔使用的竟是很少见的活塞式上墨。
也就是说不用拧下储墨囊,只需旋转笔尾活塞,像给发条上劲儿,待转不动了再将笔尖浸入墨水中,储墨囊就会自动吸墨。
活塞式上墨极少出现于中小学生常用文具中,在国内基本被气压上墨和更换墨囊这种简单的上墨方式取代,若不是大学时浏览课外读物时了解过,陈舟恐怕还不认识呢。
不过真论起来,活塞式上墨并不算冷门的上墨方式。
据他所知,钢笔还有月牙上墨、硬币上墨、钥匙上墨甚至是潜艇上墨等独特的上墨方式设计,比活塞式上墨有趣得多。
当然,实用性也差得多。
……
“新年新气象,这钢笔也算来了个开门红,看来我这一年要走好运了。”
心里想着,将钢笔放入盒中装进背包,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陈舟整理起木石墙都充满了力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