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四合院:开局52,悟性逆天> 第380章 智能算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0章 智能算法(1 / 2)

“陈主任,这……这比漂亮国的技术还快吧?”老张将军声音都有些发颤。

“何止是快,”陈平安微微一笑,“从性能上来说,他们已经被我们甩开了十年!”

实验室里,掌声如雷。军方大佬们深刻意识到,龙国在计算机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已经让他们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陈主任,你带领的这支团队,是真正的国之利器啊!”老张将军感慨万分,“有了这台计算机,咱们龙国的军队,离现代化又近了一大步!”

陈平安站在实验台旁,目光坚定。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坚信,龙国的科技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

自动火控系统的研发在团队的高昂士气中正式启动。然而,没过多久,研发工作就撞上了第一道“铁壁”——传感器的精度和反应速度。

“主任,咱们的光学传感器虽然能用,但精度最多也就达到20%,这可没法实现您说的‘实时捕捉目标轨迹’啊!”一名负责传感器模块的工程师焦急地说道。

“还有反应速度!”另一名年轻工程师推了推眼镜,满脸郁闷,“咱们的传感器延迟最少也得四秒,这在战场上,敌人都绕着跑一圈了!”

实验室里,气氛一片低落。传感器的技术瓶颈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死死卡住了研发进度。陈平安站在实验室中央,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一张数据表。没人敢打扰他,大家都知道,这是陈主任思考问题时的习惯动作。

“主任,咱们换个目标行不行?”张工试探着开口,“能不能稍微降低点精度和反应速度的标准?要不咱们这项目就真卡死了。”

“降低标准?”陈平安抬起头,眼里带着一丝无奈,又带着一丝冷笑,“张工,你是想让咱们的火控系统在战场上打不中敌人,反被人家打成筛子?漂亮国的火控系统精度已经超过50%,咱们如果不追求更高标准,那不如趁早放弃!”

张工被怼得脸一红,连连摆手:“主任,您别生气,我就是随口一说,随口一说!”

陈平安叹了口气,脸色缓和下来:“问题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我们没找到正确的路子。你们继续测试传感器性能,我再想想办法。”

……

接下来的日子,陈平安又开始了“闭关模式”。他翻阅了大量资料,从光学传感器到红外传感器,再到雷达技术,但都无法满足他的高标准。

“难道真没办法了吗?”陈平安盯着一张失败的实验记录,手里握着铅笔,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了实验台上一块新型材料上。这是团队之前研发出来的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极强,能在极小的能量变化中产生明显的信号变化。

“等等……”陈平安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如果利用这种材料的量子特性,能不能开发出一种全新的传感器?”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陈平安的思维就像点燃的火焰,迅速开始扩散。他连夜开始设计方案,推导数学模型,验证理论的可行性。

……

几天后,陈平安召集团队开了一场技术研讨会。当他将“量子共振传感器设计理念”的草图投影到屏幕上时,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安静。

“主任,这……这是传感器的设计图?”老张工瞪大了眼睛,“您这思路也太……太超前了吧?”

“量子共振?这是什么原理?”一位物理学家满脸疑惑,“这跟传统传感器完全不是一个路子啊!”

“的确不是一个路子。”陈平安微微一笑,开始详细解释,“传统传感器依靠的是物理信号的接收和转换,但这种方法存在延迟,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而量子共振传感器利用的是材料内部的量子特性,可以通过共振效应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感知,反应时间几乎可以达到毫秒级。”

他一边说,一边展示了一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从信号传输的优化,到量子共振的稳定性,再到实际应用的可行性,陈平安逐一进行了详细论证。

刚开始,参会的专家们还一脸茫然,毕竟这个设计理念实在是太超前了。但随着陈平安的讲解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露出震撼的表情。

“如果这套传感器真的能实现,那精度至少是现有技术的十倍以上!”一位年轻工程师忍不住惊叹。

“这……这简直是颠覆性技术!”老教授激动得站了起来,“陈主任,我刚才还觉得您这想法太天马行空,现在我彻底服了!”

当陈平安讲解结束时,会议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看似疯狂的想法,将彻底改变火控系统的感知能力。

……

传感器难题解决后,自动火控系统的研发进入了第二阶段:智能算法。

“主任,传感器的性能现在没问题了,可光有精准的数据还不够啊。”负责算法的刘工皱着眉头说道,“数据处理速度跟不上,火控系统还是没法实时反应。”

“没错。”陈平安点了点头,“我们需要一套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并自主优化的算法。”

“可这不是难为人吗?咱们现在的算法水平,还停留在基础函数调用上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