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破天荒的成了全剧组最在意这个奖项的那个人。
因为其他人在拿了最佳导演奖后,都已经满足了。
对最后这最佳影片奖,可以说已经全然不报希望。
反而是有猜到这个结果的韩家栋,内心不免多了几分忐忑期待。
就如很多人对奥斯卡的共识,奥斯卡确实喜欢打脸金球奖。
但打脸可不仅仅是不给奖项的方式,比金球奖给得更多更大胆,同样是一种打脸方式!
你金球奖只给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就敢鼓吹自己更开放更包容?
我就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开放包容!
在最佳外语片几乎只能给《寄生虫》的情况下,这也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因为如果给了《寄生虫》最佳外语片,又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给了其他电影,也很难起到打脸金球奖的效果。
最多被认为是偏好不同,甚至有可能被质疑对华语电影有偏见。
而如果连最佳外语片都不给《寄生虫》,恐怕不仅起不到打脸效果,反而自己会被各种质疑。
当然,这都是阴谋论的猜想。
说不定人家奥斯卡真的只是在公平公正的进行评选呢?
但无论怎样,同时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外语片四项大奖的《寄生虫》,毫无疑问成了当晚的最大赢家。
颁奖典礼一结束,就有奥斯卡的御用评论家哈里森开始发表起对这届奥斯卡的看法。
焦点毫无疑问就是在《寄生虫》上。
首先一上来,哈里森就否认了奥斯卡这是在和金球奖较劲,并给出了自己的理由:金球奖不够资格!
从来都是金球奖在硬蹭奥斯卡,奥斯卡根本没把金球奖当成对手过。
接着就分析了《寄生虫》到底好在哪儿,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拿到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
过程中没有忽略电影中所存在的那些问题,比如富人显得太笨,剧情显得有些过于巧合不合理。
但这些都不能掩盖电影的优秀。
特别是电影用如此巧妙的设计展现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比现在好莱坞电影清一色的女权、同性、黑人这些快拍烂的拿奖热门话题,随着时代发展,全世界都或多或少开始面临的贫富差距问题显然更有吸引力,也更值得关注与讨论。
同时最佳影片首次向非英语片敞开怀抱,也展现的奥斯卡的胸怀与锐意变革的进取之心。
一顿鼓吹之下,《寄生虫》和奥斯卡都被吹上了天,金球奖却又再次沦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韩家栋在颁奖典礼结束后就接到了刘艺菲打来的电话。
“奥斯卡最佳影片都让你拿到了……越来越后悔当初没有参演了。”
听出刘艺菲语气中藏不住的喜悦,韩家栋嘴角也不由微微上扬:“放心,以后肯定还有机会。”
“本来以为你说帮我拿奥斯卡影后是在骗我,现在倒是有点相信你了。”
“本来我就是认真的。”
“好吧,我很期待。”
刘艺菲停了一下,道:“还有,恭喜你拿奖。”
等挂了电话,她摸着已经圆圆的肚子,满脸骄傲:“宝宝,你有个很厉害很厉害的爸爸呢!”
另一边。
韩家栋回到家时,童怡也还没睡,看得韩家栋心疼不已,连忙扶着她在床上躺下。
不知不觉,距离宝宝出生,已经只剩一个月左右了。
“乖,赶紧睡觉,熬夜对宝宝不好。”
“我想等你一起睡嘛!”
“好,我洗个澡就来陪你。”
……
……
“创造历史!《寄生虫》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
“首部非英语片奥斯卡最佳影片诞生,韩家栋创造奇迹!”
“满载而归,《寄生虫》横扫奥斯卡!”
“世界第一导,韩家栋票房登顶,奖项丰收!”
“锡城影视城拟改名为韩家栋影视城,正在争取韩家栋的同意。”
……
《寄生虫》在奥斯卡上满载而归的消息传回国内,立即就在全网引发了轰动。
“啊!!!牛逼!!!”
“韩家栋我爱你!!!”
“韩家栋,我要跟你生猴子!”
“太疯狂了!我以为最多像金球奖一样拿个最佳导演就差不多了,没想到连最佳影片都拿到了。”
“现在说韩家栋是国内第一导演还有谁反对?”
“别说国内了,就是全世界,都有资格竞争第一导演。”
“结合票房的话,其实就只有斯皮尔伯格和韩家栋能竞争世界第一导演,毕竟其他人的票房,最少也差了两人三十亿,现在两人票房差不多,斯皮尔伯格有两座金球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韩家栋只有一座金球奖最佳导演,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弱于斯皮尔伯格,但在欧洲三大上拿奖更多,总的来说半斤八两。”
“欧洲三大比不了奥斯卡金球奖,斯皮尔伯格的票房含金量也更高,所以还是斯皮尔伯格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