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大明第一国舅> 第126章 打别人家孩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打别人家孩子(1 / 2)

什么人该封什么爵位,该封几品官职,很多人心里也都有自知之明。

尤其是在李善长为唐胜宗讨要爵位失败之后,大家更加明白这就是定局了,大封功臣的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

觉得爵位、官职低了的也没必要灰心丧气,现在看似是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但是还有大把的机会。

沐英、蓝玉现在都没有爵位,以后该封侯封侯、该封公封公。汤和、傅友德这样暂时只是侯爵的,也可以再立新功进封国公。

而马寻的爵位也没什么好议论的,他的父亲是马太公,是大明第一个被封的亲王,哪怕是追封的,那也是亲王。

毕竟朱元璋追封他三位兄长分别为南昌王、盱眙王、临淮王,理论上来说都是郡王。

年初的时候,朱元璋才追封了义父郭子兴为滁阳王。

更何况马寻医术高明救了皇后和太子,这就是绝对的功劳。

说他是武将不妥的话,徐达、常遇春就要找人聊天了,庆阳之战可是北伐战役中最惨烈的,这可是马寻先破的城、擒杀的敌将。

名正言顺、稳稳当当,谁也不能挑马寻的出身、爵位和战功说事,要不然就是和帝后为敌,和徐达为首的淮西勋贵为敌。

心满意足的马寻出宫了,心情好就说道,“一个个的都回去,明天随我去军营!”

常茂等人大喜过望,只是刚转身想跑就听到一声怒喝,“就这么回去?这么没礼数?”

常茂等人急刹车,连忙鞠躬作揖,“外甥谢过舅舅教诲,我等告退!”

看到马寻点头,常茂等人这才拔腿就跑。

何大就佩服不已的说道,“还是国舅爷有本事,这个岁数的小崽子最难管教,在您面前都给治的服帖。”

马寻就笑着说道,“我是扯着虎皮做大旗,要不是皇帝陛下和皇后殿下的威风,我哪能有这样的本事。”

似乎是怕何大不信,马寻就说道,“要是放以前,不要说官宦人家的子弟了,就算是遇着了嚣张一些的地主士绅子弟,我都绕着道走,生怕和他们起冲突。”

何大脱口而出,“真遇到了起了冲突,反正国舅有武艺,杀了就跑,反正你那会儿也没牵挂。”

这就是话聊不到一块去了,马寻的出身、经历大家都清楚。

他想着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怕有什么麻烦。

而何大这样的人就是想着大不了杀人跑路,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容身呢?

话不投机,马寻转身就走,而何大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憨笑着挠了挠头,随即对旁边的护卫瞪眼。

马寻找到刘姝宁,开心说道,“帝收揽贤豪,一时佐命功臣并轨宣猷。而帷幄奇谋,中原大计,往往属基,故在军有子房之称,剖符发诸葛之喻。”

刘姝宁眼前一亮,忙不迭的问道,“可是陛下给父亲的敕命?”

马寻点头,继续说道,“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使子孙世世承袭。”

朱元璋也不只是一次称赞刘伯温为‘吾之子房’,虽然有些时候是褒扬,不过能够以文官授爵,在大明也屈指可数了。

在文官系统上,刘伯温也是仅次于李善长,所以即使不是公爵、侯爵,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马寻提前‘剧透’,这也让刘姝宁很开心,因为这也算是尘埃落定。

毕竟现在关于大封功臣的讨论很多,不只是当事人心里急切,他们的家人也都心里七上八下。

刘姝宁开心之后连忙问道,“夫君的徐国公也是定下的吧?”

“对,过些时候你就是国公夫人。”马寻开玩笑说道,“不要说第一批大封功臣的了,就算是之后再封功臣,你也是岁数最小、身份最贵。”

刘姝宁喜笑颜开,马寻被封为国公,除非是出现特别大的变故,要不然她就是会顺势被封为诰命夫人。

明沿宋制,封赠一品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

不过这里面也是有区别,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准被封赠人的职务及姓名,而后翰林院依式撰拟文字。

到封典时,中书科缮写,经诰敕房核对无误后,加盖御宝颁发。

如果功绩超群都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封赠命令,就是这里所说的诰命。

这就是区别了,女子可以随着丈夫的官职自动得到封赠。但是如果功劳大等等,那就是皇帝亲封,这才是真正的诰命夫人。

甚至就是‘夫人’也不能乱用,一二品的官员的正妻才能叫‘夫人’,品级往下就是三品是淑人,四品是恭人,五品是宜人,六品是安人,七品以下是孺人。

无封无品,那只能叫‘娘子’。

看到刘姝宁开心的样子,马寻笑着开玩笑,“以后泰山见了你,也要自称‘下官’。”

刘姝宁娇嗔说道,“夫君就会打趣我!就是得了诰命,也只是官身,更不会在外面逞威风。”

马寻得意起来,对刘姝宁说道,“就是出去耍威风也行,人生得意须尽欢。我们还是低调了些,要不然总有人招惹我们。”

刘姝宁不无认真的说道,“还是夫君的脾气太好了,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