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罢!”
黄四喜是中原人,他手上没有牧民,要了牧场又有何用?
就算他今天饶恕孟禄,将来孟禄也会反叛自己。
所以如何处置孟禄,他准备交给二十四部落。
他这次的任务仅仅是营救这些部落的人质,不为清廷控制,只要这些部落今后继续与清兵交战,他就可以安心返回中原,到时消灭清廷会更加容易。
这时飞红巾已经与二十四部落首领见完面,簇拥着飞红巾来到黄四喜身边。
她‘噌!’的拔出弯刀,举向黄四喜,喊道:“倘若没有黄大侠深入虎穴,就没有我们草原诸部的未来,今天我们在此与黄大侠歃血为盟,结为生死之交,今后我们草原诸部都要竭尽全力,与黄大侠同舟共济,共抗清兵!”
她见黄四喜把二十四部落人质全部救出,没有损伤一人,认定黄四喜身怀雄才,有担任南疆草原诸部盟主的能力。
但黄四喜是中原汉人,在草原没有根基,不管黄四喜才干再强,暂时都不会被草原诸落接纳。
正是考虑到身份问题,飞红巾的措辞相当谨慎,她只说同舟共济抗击清兵,并没有要求诸部听从黄四喜号令。
在场的二十四部落首领受了黄四喜救命之恩,但这是私人恩情,让他们拿整个部落去向黄四喜效忠,那他们宁愿留在伊州城的监牢里,继续与清廷讨价还价。
他们听了飞红巾的盟约,立即积极响应:“歃血为盟,共抗清兵!”
呼喊完毕。
在场十余位族长,齐齐手指向孟禄:“喀达尔族出卖草原兄弟,差点把我们害死,我们应该联合起来,剿灭喀达尔族,然后把牧场与牛羊赠送给黄大侠,作为他营救我们的报答!”
其余族长面面相觑,颇有些心怯:“黄大侠的恩情我们必须回报,但喀达尔族兵力众多,即使我们二十四部落联手,也未必可以打胜呀!”
那十余位族长纷纷转身,走向飞红巾的马车,把纳兰秀吉与纳兰容若抓了出来,丢在车下。
这些族长都是抗击清兵的强硬分子,刚才飞红巾提出歃血为盟,拿纳兰秀吉公祭,立即得到他们的赞同。
他们提议道:“让孟禄也参与诛杀这两个清廷贵族,然后假冒喀达尔族骑士把纳兰秀吉人头送回伊州城,故意挑衅清兵,清兵必定先报复喀达尔族领地,到时喀达尔族要么等着灭亡,要么向我们二十四部落投降,咱们逼着喀达尔族没有退路,自动把牧场财富交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