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玄幻魔法>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第四十九章 名扬九州,推衍拳意! (82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九章 名扬九州,推衍拳意! (8200)(3 / 5)

法则中的“道痕”,此界局势只怕还要更为糟糕。

若是能够将对应的道痕弥补,那么这样的扭曲异变,也未尝无法挽回,东南二十四治,便基于这种想法,展开的一次实验。

不过,哪怕距离魔劫降临,已过去了许久,那些道痕都不曾有弥合的迹象,魔门反倒是一天天坐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势。

渐渐的,在符箓三宗内部,尤其是在上清宗、阁皂宗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如司马承祯便主张,干脆暂时放弃“补天”,转为集中力量,针对魔门,等除了这些魔崽子,再来考量这些事。

阁皂宗的杜光庭杜祖师,亦是司马承祯的支持者,但正一道张天师,却是力排众议,以盟主身份,压下了两位同道的意见,一意孤行,坚持推动“补天”。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玄门同魔门之争,最要紧处,就在两者根本法理对天地的诠释,而这一界周遭遍布帝君道痕,天然对他们有利。

只要能掌握地利,玄门便立于不败之地,比起镇压一个两个天魔,这才是制胜根本。

司马承祯和杜光庭,其实在那个时候,就隐隐有察觉,道痕之变,应当另有缘故。

但他们却无法将这种猜测斥诸于口,此界局势已可称岌岌可危,若是把这唯一希冀都给戳破,众弟子又如何坚持得下去?

并且,从心底深处,两人也不愿相信,诸位帝君留下的“道痕”,会为魔门所用。

可现如今,被徐行这么一分析,司马承祯却不得不抬起头,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态度,细细思索。

李云显、徐行也等待着他的答案。

司马承祯沉吟片刻,才道:

“即便天纲如今扭曲,但是以黄举天的修为,纵然再进一步,也无可能将之篡夺。

除非,此人再进一步,且有别的助力……”

徐行闻言,一手指天,了然道:

“这份助力,想来,便是天魔星了。”

司马承祯的目光,立时变得无比肃然。

到了徐行如今这个境界,很多事其实无需司马承祯等人解释,自己也能如刚才一般,从法理入手,看个七七八八。

现在在他眼中,所谓的天魔星,便是元始魔祖最初在此界的“留痕”,只是被上界帝君们联手封禁于此,凝化为一颗星辰。

而他们之所以要为此事,恐怕最大的目的,便是想要试着,用“天纲”将魔道体系,也包罗在内。

魔门有染化之功,玄门亦有敕封之法,玄门诸般法度中的道兵、力士,多半都是敕封异类而成。

只不过,这种想法即便是在如今的徐行看来,也足称是不可思议。

“七世怨侣”之所以会在人间轮回转世,多半也是一种对魔道体系的探索。

以往天庭同此界联系紧密,诸位帝君不仅可以借助天纲对此界施加影响,甚至能够派遣化身下界,乃至真身转世来此,所以一枚天魔星,还出不了什么乱子。

但是现如今,天庭遭了劫难,就连众仙家立身的“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亦动荡不安,天魔星的存在,便成了此界真仙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众人虽是无法肯定,天魔星到底能否动摇帝君道痕,但却明白这两种存在,绝对处于同一层次。

甚至于元始魔祖这枚魔念,还要更胜一筹,如若不然,天魔星的传说,也不会到了如今,仍在世间流传。

徐行此前虽是在九宫魔域,抹除了一点魔祖留痕,可那一点魔识的体量,同存世了不知几千几万年的天魔星相比,实在是连微粒都算不上。

在过于巨大的体量差距下,他的革鼎拳意亦很难发挥作用。

大致推导出黄举天的谋算后,三人皆是沉默不语,就连徐行突破境界带来的喜悦,也悄然逝去,气氛一时也变得无比凝重。

徐行思索一番后,又道:

“黄举天既然是想出离魔门体系,就绝不会与元始魔祖魔识接触得过于密切,他定然有某种李代桃僵之术。

亦或者,此人已经算好,能够最大限度消解元始魔祖的魔识,如此一来,出离魔门体系的把握,才是最大。

这些年来,他一直隐匿不出,应当就是在操持之事。如此一来,即便此人能够成功,天魔星的力量,也该被消耗极多。”

徐行到底是曾经深入接触过天魔体系,对内中关窍一清二楚,分析得丝丝入扣,令两人稍微安心了些。

徐行又一笑道:

“并且,我想他一时半会儿,也是做不成此事,若黄举天真进行到了最后一步,李林甫也决计腾不出手来针对我。

如此看来,咱们应当还有些时间。”

司马承祯却仍未放松,眉宇紧锁,忧虑道:

“即便还有时间,但咱们本就是处于弱势,万不能坐以待毙,教主可还有法子?”

不知不觉间,他和李云显都已将此前的“小友”称呼,悄然换成了“教主”,显出对徐行的尊重。

徐行自也是当仁不让,直言道:

“天魔星乃是隐曜,难以追索,你我难以下手,可天纲体系,近在眼前,何不以此为抓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