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第136章 文化交融艰,砥砺破万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文化交融艰,砥砺破万难(1 / 2)

此前,李明在一处旧书摊偶然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古籍,里面记载着各国工艺与磁石的奇妙关联,其中就有波斯匠人用磁石炼钢的详细方法。

此后,他便一直潜心研究这些内容。

礼部衙门的青砖地上洇着晨露,湿漉漉的,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李明跨过门槛时,那浓郁的、带着几分古朴厚重的沉香味从三折屏风后飘来,呛得他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鼻腔里满是那股香味。

十二扇雕花窗棂全用竹帘遮着,竹帘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礼部侍郎王守仁正往冰裂纹瓷盏里续茶,暗红色的官袍袖口沾着几点墨渍,在袍服上格外显眼。

"苗疆银匠要按工部俸禄发饷?"山羊须簌簌抖动,他掀开《大明会典》某页,指甲在"四民不得僭越"的字样上来回刮擦,纸张发出轻微的摩挲声,"按祖制,番邦匠人只能算徭役。"

李明指尖摩挲着怀中磁石,那丝丝凉意渗进掌纹,让他的手指都有些微微发麻。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那本古籍里关于波斯工艺与磁石的内容。

昨夜库房里的西夏水文字符突然在脑海浮现,那些逆时针旋转的蝌蚪文竟与磁石表面的霜花纹理重合。

他忽然抓起案头裁纸刀,刀锋掠过账册时,带起细碎银屑,发出细微的声响:"大人可知波斯匠人用磁石炼钢?

此前下官偶然得一古籍,记载诸多各国工艺与磁石之妙处。"

"砰"的一声,王守仁重重合上典册,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响亮。

博古架上的景泰蓝花瓶应声轻颤,瓶身回鹘商人进献的莲花纹在阴影里诡异地舒展,在昏暗中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窗外传来清脆的驼铃,恰是西域商队经过朱雀大街的时辰。

"朝廷每年给鸿胪寺拨银二十万两。"李明突然将磁石按在案几上,霜花纹路竟映出《西域风物志》里的星图,"但下官查过实录,光是大食琉璃瓦就贪墨了......"

话未说完,王守仁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他袖中滑落半块和田玉镇纸,温润的触感在空气中散发着淡淡的凉意,玉上契丹小字"冬"的刻痕正巧压住磁石边缘。

李明瞳孔微缩——那刻痕走向与昨夜毒箭上的西夏水文如出一辙。

李明带着满心的疑惑和不安离开礼部衙门,他心中暗自思忖,鸿胪寺作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地,其中或许藏着与今日之事相关的线索。

日上三竿时,他来到鸿胪寺廊下,龟兹乐伎正在调弦,那叮叮咚咚的弦音传入耳中。

李明望着手中裂成两半的磁石,断口处闪着幽蓝的光,那光芒如同鬼魅一般,让他心中一惊。

他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磁石,心中思索着这蓝光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与那神秘的文化阴谋有关。

他伸手轻轻触碰断口,指尖传来丝丝凉意,却又带着一丝异样的感觉。

昨夜腐蚀账本的桂花香不知从何处飘来,那股香甜的气味钻进他的鼻腔,他循着气味拐进文渊阁,却撞见杨士奇在对着一幅《山海舆地图》发呆。

"王侍郎书房藏着高丽进贡的磁州窑。"杨士奇突然用朱笔圈出地图某处,那里绘着正在喷发的火山,"但礼部入库册上写的却是景德镇民窑。"

次日寅时,奉天殿的蟠龙金柱还笼在残夜里,柱子上的金龙在黑暗中隐隐约约,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

李明跪在冰凉的青玉砖上,膝盖传来刺骨的寒冷,怀中磁石突然发烫,那热度透过衣物,灼烧着他的肌肤。

此前有消息传来,皇帝手中的缅茄是畏兀儿使者进贡的特殊物品,据说与畏兀儿文化中的某种神秘力量相关,且与账册事件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龙案上的鎏金烛台映出皇帝鬓边新添的白发,当他提到"畏兀儿铜壶腐蚀朱子语类账册"时,皇帝正在把玩的缅茄突然裂开,露出里头刻满西夏文的银丸。

"准奏。"皇帝忽然将银丸弹进香炉,青烟腾起时形成短暂的星宿图,"传旨礼部,增设四夷司。"

退朝时,王守仁官袍后襟沾着香灰,踉跄撞翻了波斯进贡的日晷。

晷针阴影划过他惨白的脸,正指向应天府城墙某处——昨夜信使来报,那里新贴的畏兀儿文告示被泼了狗血。

朱雀门外的粟特商人正在卸货,箱笼缝里漏出的不是丝绸,而是半片染血的契丹皮甲。

驼铃声中混进一声突兀的鹰唳,李明摸到怀中重新愈合的磁石,发现霜花纹路变成了党项祭司用的雷云纹。

日头西斜时,大报恩寺的琉璃塔尖镀了层血色,那鲜艳的颜色在夕阳下格外刺眼。

胡商们供奉的祆教火坛歪倒在石阶旁,羊脂玉雕的摩尼神像被泼了朱砂,滚落在波斯商人进献的八棱青砖上。

十几个戴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