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雪落红楼万芳春> 22.十一回下 二入贾府旧叙前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十一回下 二入贾府旧叙前情(1 / 3)

丫头们送上茶来。

给邢夫人的是一盏黄山毛峰,王夫人的则是普洱,跟着又捧来点心。

王夫人点头道:“搁下吧,有这几样也罢了,不用别的。你们只忙你们的去,让我们自在坐一坐,不必人伺候。”

丫头们便答应着退了下去。

邢夫人端起茶盏,在手里撇了撇,却不喝,又放下了,只是看着王夫人笑。

王夫人便也笑道:“大太太只是笑怎的?”

邢夫人道:“咱们这位姑奶奶嫁去南边这几年,一向也没说回来探问探问,倒多亏老太太那样疼她。只听说在南边生了这一位外甥女儿,到底也不曾见过。如今长到这么大,大约是六岁?这便没了亲娘,一个人巴巴地投过来,真真是可怜见儿的。”

王夫人亦端起茶盏来,摇头叹道:“是啊。算起来,姑奶奶比咱们可要年轻好些,没成想竟这样去了,怎么不叫人伤心。”

邢夫人理了理衣襟,施施然道:“想当年姑奶奶未出阁时,那是怎样一个金娇玉贵,又是何等的风光!老太太疼她,恨不得将全天下吃的、玩的、用的都捧来给她才好了,依我看呐——她两个兄长也还不及她有体面。”

王夫人搁下茶钟,淡淡地道:“女孩儿家在家的时候才有多久,多受些疼爱也是应当的。况且以咱们姑奶奶那样的模样儿、人品,也怨不得人疼她。不单是老太太,我瞧大老爷和我们老爷也是一样的,对这个妹妹很上心。”

邢夫人见王夫人并未附和她,心内冷笑,面上却仍是如平常一般。

她和煦地笑道:“我还记得从前老太太为姑奶奶挑这一个姑爷时,费了多大的心思。嗳,又要人品好,又要身家好;相貌上也不许差了;年纪上,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也不要。就这样将满京里世家子弟皆看过一遍,竟都不满意,独独就挑中了这位南边来的探花郎。前后费的这一番工夫啊,不可不说是‘机关算尽’,谁知又是这样。”

王夫人叹道:“论理,林姑爷家里也算是难得了的,家门清贵,世代书香,只是人丁稍嫌单薄些儿,不大兴旺。我记得当初老太太说,‘只要身家清白就是好的,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这话我想也极是的。”

邢夫人笑道:“老太太的心思,我也能猜着一两分。那不过是想着叫姑奶奶嫁过去,上无翁姑,下无妯娌,过了门就是说一不二的正头太太,如此果然是好,你我就没有这样的福气了。嗳,只是这世上总是没有万全的好事,依我看,那林家就不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家儿。这不,姑奶奶才能享了几年清福啊,就撒手去了。”

王夫人不愿同邢夫人在这里议论林家,并未接话,只在一边啜茶。

邢夫人却浑然不觉,笑道:“有了这前车之鉴,以后我们却也知道了——女孩儿家到底还是择一门近些儿的亲事,那才妥当。若是远嫁了去,纵是再体面,总是‘鞭长莫及’,几年见不着一回,临了临了,都见不到一面呐,真真是可叹。可话说到另一头儿,就算不远嫁,只在本地寻上一个门当户对的亲家,这也难保万全的,也总有些事情叫人烦心。呵,说到底,还是我这无儿无女的人呐,最是清净。”

王夫人垂目不语,茶钟的温度在手心微微发烫。

邢夫人后面的话她全然没有听进耳朵里去——便是听见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这些年来,这位长嫂颠来倒去都只有这些话,无论说什么,最后都要引到她无儿无女上来。

也不知道她是真的因自己无儿无女而得意,还是因为太在意,所以才总是提起。

真正叫王夫人失神的,则是邢夫人前面的那句话——

“纵是再体面,临了临了都见不到一面。”

邢夫人这句话说的是贾敏,王夫人却是想到了自己的女儿贾元春。

元春虽然不算远嫁,却是比远嫁更难见到。

在某些前提下,“生离”与“死别”,其实界限并不那样清晰。

从荣国府出发,不论是乘车或是坐轿,不用小半个时辰便能到位于京城中心的宫城。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只能到此为止。

那宽阔的护城河和红色的高墙死死地挡住了母女两个想要互相探望的目光。

也阻隔住了所有想要交换的言语。

三年了,女儿被擢选进宫已经三年了。

贾母的大丫头鸳鸯喜气洋洋地快步走进来,打断了王夫人的思绪。

只听鸳鸯笑道:“来了,来了!林姑娘终于是到了。老太太高兴得了不得,太太们这便随我过去罢。”

另一边,黛玉一行也已由贾府的媳妇婆子引导着一路进入内宅。

接下来秦雪兴致勃勃地近距离体验观摩了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经典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实地展演,并且被迫参与了互动演出——在贾母等揽着黛玉厮认大哭的剧情中与一众环绕的奶奶小姐丫头媳妇婆子陪着一起真情落泪。

秦雪一面抹着并不存在的眼泪,一面悄悄去看众人。

这些人里也有真心的,但更多的还是哭不出的,也如秦雪一般是在假哭。

这实在也是寻常。

这里的人没见过黛玉,也有多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