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第 46章 状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6章 状告(2 / 3)

役给带了进来。

良乡知县王魁和差役洪高远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很明显他们都知道这事闹大了。

“你为良乡知县为何没能解决此事,让他在京中四处状告。”

王魁听朱长安这么问,心中叫苦不迭,暗道这都是什么事儿啊“陛下明鉴,非臣不给解决,实是他无理取闹。”

“事发后臣欲厚葬其母,再为其谋个职以后也能好生过日子,可他却不同意说是人命关天,不能草草了事。”

“抓无引流民无错,可不及时处理令人死亡就是你们的错了。”

“洪武五年,常州府有一名百姓,因为祖母病重,急需外出求医,走得匆忙,忘记携带路引。在途中,他被吕城巡检司盘获,按照规定,他将被送交法司论罪,阿爷得知此事后,认为这名百姓的行为虽然违反了规定,但情有可原,因此下令不要对他进行处罚。”

“法理无情人有情,难不成你们觉得皇爷错了吗?”

“官官相护把百姓当蹴鞠熟的很,为民做主你们的灵活性倒是没有了。”

“陛下,臣知道错了。”王魁听到这冷汗直流心知今天这事躲不过去了,只能祈求朱长安能轻判。

朱长安看着大殿上的几个人心中一阵厌烦,没了耐心直接开口道“将大理寺卿、洛阳府尹二人革职查办,既然不想做事以后也不用你们做了。”

“良乡知县王魁办事不利罚俸半年,城卒革职永不叙用。”

几人闻言都松了口气,还好没掉脑袋,尤其是大理寺卿和洛阳府尹要按洪武时期的处理风格那妥妥的被砍了。

朱长安一锤定音“至于袁礼念其纯孝便免去处罚,并为他母亲好好安葬吧。”

“陛下圣明。”袁礼听到朱长安的话连忙叩谢,叩谢的声音都有些哽咽。

在解决完这件事后朱长安还让陈欢给袁礼拿了些银两让他好生生活。

一直到被锦衣卫送回家中,袁礼都处于恍惚之中,他没想到事情解决的如此顺利,陛下竟是如此体恤百姓的君主。

从那以后袁礼经常在乡里夸赞陛下仁德。

一四零零年(长生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朱长安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摸鱼看闲书,凉风习习吹起了他的发带。

身边只有陈欢和几位宫人伺候着。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凉意,朱长安惬意的眯了眯眼,这可真是难得的清闲时光啊。

不多时,远处忽然传来女子嬉笑的声音。

朱长安听到声音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一粉红的身影扯着风筝冲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名宫女。

他并不记得那是谁,便开口询问身边的宫人“那是谁?”

“陛下,是翠微阁的齐美人。”&nbp;陈欢看了一眼道。

“齐美人?”朱长安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有几分熟悉,应该是有见过或听过,但没什么印象了。

他靠在专门搬来凉亭的软榻上,看着那女子和宫人在远处玩闹着倒有几分趣味。

这女子似乎很得趣,跑来跑去,风筝飘忽不定,在空中摇摇欲坠。

陈欢看着自家陛下嘴角的笑意试探着开口道“陛下要不要叫她过来?”

“不必了让她玩吧。”朱长安放下手里的书“这齐美人叫什么名字?”

陈欢闻言一愣,但还是立马回答道“陛下,齐美人名叫齐令妧,是前年小选入宫的。”

“齐令妧齐令妧听着有几分耳熟。”朱长安喃喃道。

陈欢一听就明白自家陛下这是有几分兴趣了“陛下可还记得永福公主的课业,有不少都是她帮着写的。”

“原来是她啊。”朱长安听到陈欢的话才想起来这齐令妧是何许人也。

过年时朱宝澄背的诗里那个恰似美人面上妆的美人应该就是她了。

美人如水,裙裾飘动间,如芙蓉出水般清丽脱俗。

齐令妧正追着风筝跑,忽地一阵风将断了线的风筝吹到了朱长安这边。

她急忙追过去,在凉亭前站定,俯身行礼“妾翠微阁美人齐氏令妧见过陛下。”

“起来吧。”朱长安看着她眼眸含笑“齐美人好兴致。”

“谢陛下。”齐令妧站起身,抬眸看向朱长安,脸颊微微泛红“妾见天气甚好,便出来放风筝。”

“放得可好?”朱长安看着那断线的风筝道。

“让陛下见笑了。”齐令妧看着风筝一脸懊恼。

“朕倒是觉得这风筝断得恰到好处。”朱长安笑道“既如此,不如来凉亭里歇息吧。”

“多谢陛下。”齐令妧心中欢喜,行了个礼便走到凉亭里。

一旁的陈欢见状,也使了个眼色让其他的宫人都退了下去。

朱长安看着眼前的女子,她身穿一袭粉红罗裙,肌肤胜雪,眉目如画,一双丹凤眼顾盼生辉,这齐令妧生得倒是明艳动人。

她见朱长安一直盯着自己看,不由得有些羞涩,微微低头,手指绞着帕子。

“齐美人今年多大了?”朱长安开口道。

“回陛下,妾今年十七了。”齐令妧柔声回答。

“嗯。”朱长安微微颔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