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荣听到朱长安的话,抬头看向他道“陛下何出此言?”
朱长安将葡萄吃下后看向傅荣“我把大理寺卿、洛阳府尹二人革职查办会不会不妥?他二人也算是高官了。”
“不妥?”
傅荣闻言道“妾身倒不觉得哪里不妥,不革职查办的话那将他们踢死?按皇爷的习惯来说贪粮的用粮食压死,贪盐的用盐咸死、贪布料的用布匹捂死他们拿百姓当蹴鞠踢来踢去不就得踢死嘛。”
“额,咳…是我考虑不周了。”朱长安听到傅荣的话有些尴尬,毕竟她说的那套确实是他皇爷洪武皇帝朱元璋常干的事情。
“陛下不必纠结,你与皇爷不同,陛下就是心善才没有将那二人用惯例踢死。”傅荣给朱长安倒了杯茶道。
“就你会替我说话。”朱长安接过茶抿了一口心道自己一点也不善良。
“妾说的都是实话,妾只希望陛下明白,做事不能只想着善,要恩威并施才行。”傅荣说完后也拿起一个葡萄放进了嘴里。
朱长安点点头,将她说的话都记在了心里,二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气氛十分融洽。
“时间不早了,陛下歇息吧。”傅荣吃完葡萄后擦了擦手道。
朱长安应了一声任由宫女将自己身上的常服脱下,换上亵衣躺在床榻上,傅荣也在宫女的伺候下卸下发饰,洗漱过后躺到了朱长安的身边。
朱长安习惯性地搂住她的腰,将头埋进她的颈窝道“荣姐姐咱们明日也去放风筝好不好?”
傅荣听到朱长安的话笑了起来,知道他是让齐美人勾起了玩乐的心思“陛下年岁几何了?”
“十七。”朱长安闷声答道。
听到这个和齐美人年龄一样的数字傅荣闻言笑的更欢了“陛下莫不是说丢了十二年。”
“荣姐姐~”朱长安撒娇似的蹭了蹭傅荣的脖颈。
傅荣被朱长安蹭的有些痒,伸手推了推他道“好了好了,陛下要是真想去,那明日便去吧。”
“荣姐姐真好。”朱长安说完就不规矩起来。
傅荣被他弄的没脾气,只能由着他去了。
很快寝宫里便响起了令人脸红心跳的声音。
屋外月色如水,屋内春意盎然,这一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一四零零年(长生四年)六月二十八日
午时,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陈欢满脸喜色急匆匆的领着梁玉尺进了御书房。
“陛下,大喜,大喜呀。”
“梁玉尺参见陛下。”梁玉尺跟着陈欢一起行礼。
“免礼。”朱长安听到陈欢的话眉毛一挑问道“何事这么高兴。”
“有捷报,燕王殿下攻下了平安京。”梁玉尺递上帛书,陈欢接过后交给朱长安。
朱长安接过帛书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惊喜不已“不愧是四叔真是太厉害了。”
平安京被燕王攻下,这意味着日本的国祚离终结不远了,将日本并入大明的疆域指日可待。
不过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环境,多山多岛,现在还在大明的攻势下分裂成了多个地方势力,战争也可能会陷入长期的拉锯战。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大明的首要目标就是将日本名义上彻底纳入版图。
燕王攻破平安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而日本那边则是哀嚎遍野。
毕竟日本俘虏挖矿还是很有效率的,虽说前面还有克制,后面见有利可图就喜欢一锅端连青年女子一并抓走当做战利品送回国内,几次下来已有二十三万之多,不过这些人在大明往各个州县一散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
而那些送回大明的俘虏除了挖矿外,还从事着各种艰苦的劳役,比如修桥铺路、疏通河道等等。
那些当初因为支援北伐大出血的商人们也都高兴坏了,战事的顺利让他们也大赚了一笔。
大商人赚钱了,小商人和普通百姓也跟着沾光,大明境内各行各业都因这场战争而受益,不少沿海地区的百姓因此过上了好日子。
战事虽然还在持续,但日本的京都平安京已被改名镇东城。
并将日本原来的京都平安京的京都御所也就是皇宫改为朱允炆的王府,另立镇东卫和东瀛都护府。
那些愿意留在日本的都被重新编队,这里可以说是现实意义上的山高皇帝远,毕竟隔着海呢。
随着胜利的可预见性越高,大伙打起仗来也越来越凶了,不少得了很多地的人已经决定在此养老,只要他们提前把仗打完了,那么往后接来的媳妇孩子们就可以过安稳日子了。
大伙的干劲都很高,朱允炆也在处理各种各样由于战争产生的后遗症。
安抚百姓,登记人口,丈量土地,分配田地这一系列的事情都要朱允炆和他的手下们去做。
毕竟这里虽然名义上是他的封地,但实际上的情况非常复杂。
还有很多地方势力和势力范围,并没有完全归顺。
想要真正实现对日本的控制,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和斗争。
时间一晃便到了九月,这一天,御书房里,朱长安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