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劫。
集玄武水法、天风八咒、太白节钺、龙语五道法咒,以及龙鲤龙吟、天漕法官翻獬灵官、上宫勾陈。
除了剑道上的招式、剑术,这件法器已经囊括了他全部的功法、底蕴了,配得上一句成道之宝。
前世三清铃都是黄铜一体筑造,与法印一般材料,思虑再三,始终觉得与他功法不符合。
像百鳞斩元剑那种祭炼方式最好,还能炼成七转神兵一样的器身,随即就发觉这法子不成。
此铃如钟一般,须得先做一个实物,在做外面的模具,最后将溶液倒入其中。
而且他也不能当作剑器一样,设法尽量多的炼形炼质,这件法铃是一件拿在手里摇晃的法器。
不需要像剑器一样杀伐,没必要炼形炼质,搞成神兵利器一般。
余书洋想清楚以后,也不进家门了,又跑到黄沙河旁炼功的石阶,掏出刚得的朱砂灵石,正好用它来刻模具。
他将百鳞斩元剑缩小到巴掌大,拿在手上如刻刀一般,对着朱砂灵石就开始劈砍,先把轮廓切出来。
如此从头到尾,按着他的计划,从法铃握柄的龙鲤开始,剑气入微一边刻一边磨,直把鳞片、鱼尾、鱼鳍、龙角、龙须雕刻的活灵活现。
又顺着在顶上,按着梅花五瓣造形,将五道龙文法咒刻上,依次往下是内外壁上的四面真形。
铃裙外面八风咒也好刻,用风文一样一个就好,七道真形就比较麻烦。
得先将玄窍中的真形投影出来,在比着一点点刻画在钟裙内壁,好在他有剑气入微的手段。
最后就是就是为钟舌两面刻画,钟舌是他从里面掏空锁链,五个环下面坠一个双面舌。
余书洋完全按照三清铃尺寸雕刻,拿在手里刚刚好,完事他又用剑气来回打磨三回。
朱砂又叫丹砂,炼外道金丹时叫红铅,画符箓时也须得朱砂墨,可见朱砂的宝贝。
雕刻完毕的法铃,通体朱红一色,自带安神镇邪的法韵。
一时间余书洋爱不释手。
心想不如就此施法祭炼了,那便得取个名字。
“就叫龙鲤万法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