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悟不透,上次阴陈子炼点金丹,让他参悟点金变化与斡旋造化。
偏偏他对五阴、阴阳,这种玄机变化领悟颇深,反倒是点石成金这种造化之法,久久不能入门。
或许,这跟他依赖的数算推演有关,阴阳变化、五行流转,都有规律可寻,可以推演出气机转变的道理。
斡旋造化,就毫无道理可讲,他能点石成金、能煮石成玉,并且金、玉都不是假的,不是法力变化的虚假之物。
余书洋一边用火蛇、水龟炼石,一边取出点金丹温养,这枚鸡蛋大小的金丹,会随着法力温养,慢慢变作一件点金之物。
就像阴陈子手上的雷火纹金杆,就是他这些年慢慢祭炼而成,能够不施展丁点法力,只凭借金杆就能施展点石成金。
上次阴陈子祭炼点金丹,最后为了展示造化之法,就用雷火纹金杆点炼丹铜炉,直接点铜炉为金炉。
火蛇、水龟体内两块太阴石,不等片刻就化作一团乳白色液体,随着一点点蒸煮,可见星星点点的月华,就像银色的闪光。
在余书洋亲眼见证之下,两块太阴石一点点化作白石,体积缩小了整整一半,太阴月华遍布其中,直把白色的太阴石炼成银白色。
见此情形,他忙着祭炼玉镜法禁,将两块太阴石炼成一对玉镜,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一对银镜。
就见着,母镜长二丈、宽一丈,子镜长八尺、宽四尺,两镜通体都是银白色,仿佛是一块白银打磨的镜璧。
经过法相施展煮石秘法,不由的让他想到一句五味调和,这是灵厨修行的核心之一。
煮白石、点石成金,不涉及阴阳五行这类气机变化,而是与烹饪相似的——五味调和。
泥石、白石,石头、黄金,都可看做一种味道,例如,泥石是酸味、白石是甜味,将酸味调和成甜味,就是煮白石、就是点石成金。
参悟透这一点,余书洋就像是捅破窗户纸,一下子对造化有了清晰的认知,也想到如何炼玄光为云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