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弱转强的时候,跟抽油正好反过,而是添油。
抽添之间,才是文武火候的关键,抽火不稳,丹丸培育有缺,最终药性也是不足,添火不稳,丹丸直接烧焦、烧裂,那就是废丹了。”
阴陈子一边说,一边为余书洋展示四种火候,他是多年的炼丹师,抽添火候控制入微,炼丹就像举手投足一般轻松。
余书洋越看越觉得玄妙,除却火候的掌控,还有坎水的把控,没有灵水、真水湿润调和,丹丸也受不住文武火的烧炼。
除此之外,像是扇风出气,也是别有玄机,根据进风出气的把控,又能分出四时五季、七十二侯,这些都是炼制上三品丹丸的功夫了。
仙丹分天地人神鬼五类,每一类丹丸都有九品之分,九品丹丸一道丹纹,依次类推,一品丹丸九道丹纹。
炼丹想要多生丹纹,就得细细的控制好抽添火候,把丹炉当做天地,那水火变化,就是四时五季,风气进出就是七十二侯。
这些对余书洋来说并不困难,有八风咒在手,他能随意控制法风,又有微尘劫争,他更能入微执一,药性炼制玄妙之理也不困难。
余书洋一边对照阴陈子炼丹,心中一边思索如何炼制马藏仙丹,阴阳升降好控制,唯一麻烦的就是日月阖辟了。
引动日月天光,倒是可以让扫霞童子帮忙,在丹炉中操纵其阖辟灵药,也不是容易的。
除此之外还有对火候的控制,余书洋修炼风法、水法,操控火候就只能依靠风气了。
思考半天,其中细节都被他反复琢磨了一回,这时候,余书洋方才想到,他还没有参悟出乾坤造化神通,金鼎、玉炉须得神通炼器。
想到乾坤造化,他倒也不是没有想法,刚刚祭炼的乾坤长蛇袋,他亲眼见证了乾坤道禁的形成。
特别是天地胎膜的孕育,这种见闻最是珍贵,就仿佛是见证了一回小世家的天地初生。
余书洋不断回想天地胎膜,又将阴阳真形扇取出,不住的参悟太极阴阳、两仪阴阳,看着最外面的圆圈。
不好意思,写到这么晚,下午触屏笔到货的,反复写,写的头都要炸了,明天试着多更一章,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