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其他类型>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171章 泥腿子的直播间雄踞第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泥腿子的直播间雄踞第一?(2 / 3)

,排毛球,牛筋草也是其一。其余的还有小麦苗、车前草、马唐草、狗尾巴草等等。农村里面,根本不用特意买猫草,小猫咪们会自动寻找中意的草类。狗子也一样。

有些小猫咪,还会对黄瓜之类的蔬菜感兴趣,碰上长得低矮的,够得着的,会啃上几口。李响这么宠它们,自然不会驱赶,如果碰到了,反而会掏出手机,拍摄这可爱的一幕发到网上,嗯,流量,都是流量!

相比流量而言,一两根黄瓜而已,还吃不起吗?

小鸭小鹅们现在长大了不少,随着天气渐热,小鸭小鹅们结伴出门,在以前李响打水的溪水里游玩,捕捉小鱼小虾,李响也懒得管它们,到天黑的时候它们自然会回来。

那两只超凡潜力小鹅,经常被李响喂食灵药,发育得比同伴们都大,半大的鹅仔,体内又有丝丝的灵力,连黄鼠狼和蛇都不敢招惹。

除了鹅的战斗力强,鹅的粪便也是它们惧怕的原因之一,大约是鹅粪具有刺激性气味,黄鼠狼和蛇闻了会感到强烈的不适与不安,不敢接近。

也有说法,是鹅的粪便中含有硫磺一类的物质,黄鼠狼和蛇若是不小心沾染上,黄鼠狼的脚掌会烂,蛇的身上也会出现腐烂、强制蜕皮的现象。

苏东坡在《仇池笔记中就有描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所以大鹅在农村里也是看家护院的主力。

十点半左右,姜建国给李响送来了稻种,不多,也就二十斤。

因为李响种的田少,他用湿润育秧的方式,一亩的用种量大概在8斤左右,二十斤可以种两亩半了。

“姜叔,这几天你的拖拉机有空吗?我把水田去耕一下。”李响说道。

“你哪天要?”姜建国问道。因为现在是中稻的播种季,他的拖拉机有点忙,会有一些人家来租用。

“今天下午或明天。”

“那就今天下午吧!你要用了过来开!”姜建国说道。

“好嘞,谢啦。”

李响找了口大缸,将稻种倒进去,加满水,用盖子盖上。

这是水稻育种里面的“浸种”步骤,期间每天搅拌和换水,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3040%时有利于发芽。

他下午去借拖拉机的时候,也没有空手,而是拿了两条烟,姜建国不在,姜婶不要,李响直接扔在客厅的桌子上,开着拖拉机就跑了。

“这孩子……就那么一点田,还拿这么好的烟过来。”姜婶十分无奈。

李响干活,自然是要直播的,他在田边支起了手机,又戴上了单兵作战摄影头盔,由于三个妹子忙得走不开,所以没办法,又开启了一个人的模式。

在川省,中稻通常是在4月中旬至5月底播种,差不多9月中下旬收割。李响现在也不算晚。

去年他奶奶只种了七八分田的晚稻,今年李响在家,因为田多,荒着也是荒着,所以打算种两季。

中稻和晚稻时间有重叠,所以这两季不是在同一块水田里。

说起来也怪可惜的,李家村现在很多田都无人耕种。而且由于在山区,东一点西一点,没法形成规模效应,也没有专业的农村合作社来租。

如果是同一块水田种两季的话,只能先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立马抢种晚稻,称之为“双抢”。打禾、插田交替交织进行。

这个工作恰逢盛夏,炎热又艰苦,光从“抢”这个字,就能看出节奏快,劳动强度大了。

现在机械化,可能还好一点,以前全靠人工,烈日炎炎,流火烁金,从早到晚都在水田里劳作,吃饭都是在田间地头,派一个人回去做了送过来,那种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有人读“锄禾日当午”这首诗就好奇,为什么偏偏要中午去?早上晚上不能干?没苦硬吃?殊不知是从早干到晚,中午没得休。而且中午的太阳能将翻出来的草晒死。

李家村现在留守的基本上是老人与小孩,已经干不来这个“双抢”的活,所以几乎都只种一季,至于种哪一季,看自己选择。

李响不种早稻,是因为早稻难吃。

他这次选的中稻,是一种优良的长粒籼米,之前在街上买过一点试吃过,口感相当不错,询问过后,就挑选了这个品种的种子。

至于晚稻,则打算种粳米,川省也有不少优良的粳米品种,粒大饱满,软糯清香,口感细腻。

洛菲菲拍戏中场休息,一看手机,李响正在直播,于是悄悄上线“榜一小姨”的账号,刷刷刷,支持了不少礼物,直播间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有些意犹未尽,又切换了洛菲菲的大号,一顿输出,榜一榜二都是她。

尤其是洛菲菲的这个大号一出,整个直播间立马人气飙升,平台给了大量。

在线人数原本只有十来万,经过她这顿加持,立马在线人数突破百万,雄踞全网第一。

有人不小心误入,十分诧异:“我去,这什么人啊,就耕个水田,怎么就这么多人看?还礼物不断?现在挣钱都这么好挣吗?”

等到那人定睛一看,我去,榜一竟然是“小天仙”洛菲菲,简直惊呆了!

洛菲菲给这种泥腿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