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都市言情>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第169章 显眼包!(4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显眼包!(44K)(1 / 3)

第1章 显眼包!4.4k

作为一个零基础的纯新手,想要学一门新科目新技能,应该怎么做?

陈景乐对此颇有经验。

如果不追求专业水准,那自然是按个人喜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比如说你想学声乐,那就直接开唱!

喜欢什么歌就唱什么歌,管他是民歌还是流行还是摇滚或者民谣,是民族唱法还是流行或者美声亦或者原生态。

至于气虚破音什么的,压根不是问题。

唱了再说!

在唱的过程中,慢慢去纠正自己的错误。

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选一个适合自己音域以及嗓音的歌手歌曲,去尝试模仿。

比如嗓音像陈eason,那就去唱富士山下爱情转移葡萄成熟时,嗓音像林jj,就去唱江南曹操可惜没如果。

最好唱到他们本尊来了,都只能在模仿秀中拿第二名。

这个方法的好处,是不用被各种头疼的专业知识内容轰炸。

坏处则是进展肯定没有人家走成体系知识路线的快,只能靠慢慢练习,而且大概率只限定某个歌手的几首歌唱得比较好,其他人的歌曲就唱得一般。

如果想要让自己学得专业一点,最好直接网上找专业课程,参考人家专业音乐艺术生的培养方法去学。

学读谱唱谱、学节拍节奏、学基础乐理知识、学反复记号换气记号装饰音记号、学音程和弦调式,学正确地开嗓、正确地发声、科学地练歌,等等等等……

先学习一下理论方面的知识,再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这样学起来,事半功倍。

难点就在于前期的理论知识部分,枯燥乏味,不是每个人都能学得进去。

……

声乐,是很吃天赋的一个专业。

如果不是天才,最好别走这条路,除非家里真的钱多到没处。

不管低音中音高音,都是要看天赋的。

天赋不行,就是不行。

即便是国家队内部,也有天赋高低之分。有的大佬哪怕坐在椅子上,都能轻松唱出普通专业选手奋尽全力都上不去的音域。

这种天赋放到修仙世界,就是绝代天骄级别。

真正入门的声乐生,在面对那些顶级大佬时,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蚍蜉见青天。

天才,只是见别人的门槛。

而大部分人天赋都不怎么样,再怎么努力,提升都有限,很可能努力一辈子到达的终点,仍只是别人天才的起跑点。

所以说天赋真的很重要!

诚然,通过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天赋下限,但上限基本是很难突破的。

如果陈景乐没有系统帮忙,同样如此。

好在他有自知之明,追求并不高,并不打算在声乐这条路上功成名就。就单纯想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改进一下自己的唱歌水平。

起码不要再用大白嗓去唱歌,不要低声下不去,高音上不来。

不过这不意味着他就不用心去学,该认真还是要认真的,至少要让自己达到该专业普通大学生水平。

只是相对纯理论学习,他更倾向于侧重实践。

毕竟他又不打算跨考音乐系研究生,深耕声乐这个领域。

视唱练耳跟乐理这些,简单涉猎就好。争取在不跑调的基础上,学会掌握歌曲的节奏、歌唱的技巧,以及情感投入。

陈景乐觉得,这三者的重要程度,应该是依次递增的。

有的人明明没什么专业唱功可言,但在唱某些歌曲时,却让听众产生共鸣,这就是情感的力量。

俗称“全是感情没有技巧”“他没走调但是她走掉了”。

直至睡觉前,陈景乐都在研究学习声乐入门知识。

看了一个多小时教程,略有收获。

在系统的帮助下,算是成功入了门,至于具体到什么水平,不好说,不过理论这块,应该跨进大学生领域了。

至于实践,考虑到大晚上不宜扰民,他并没有放声高歌,只是简单跟着哼唱。

即便如此,同样能够感觉出学过跟没学过,确实不一样。

“果然先接触理论是对!”

专业的理论指导,总比自己瞎琢磨要好得多。

……

第二天,上午。

陈景乐在如期完成各种系统日程后,趁实践课期间,难得出门一趟。

又来到人民公园。

今天过来,说好听点是采风、做社会调查,说通俗点就是看戏、凑热闹。

上次来这边逛过一圈,除了有合唱团跟相亲角外,记得还有拎着音响话筒独唱的,或者乐器独奏的。

这都是公园常态。

他来这里,是想来找找感觉。

上午又学了一小时的声乐理论知识课,此时有点跃跃欲试。

大家都唱的情况下,他混在其中滥竽充数跟着唱,就不会被发现,也不会觉得尴尬。

因为没人会在意他。

至于为什么不去专业ktv而是来这里……

拜托,ktv包间要钱的好吧!

而且一个人去ktv唱歌,感觉有点微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