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宦官4(3 / 4)

人本来就不可以上桌吃饭的,更何况是坐在容瑾的身边。

但从昨天开始就没有吃什么热食的童岁,这时候早就饥肠辘辘了。

他试着拿起筷子夹了距离自己最近的菜,又紧张兮兮地瞥了一眼容瑾。

容瑾确实是没有要怪罪他的意思,长睫微垂,吃饭的时候几乎不发出什么声音。

童岁这次胆子大了一些,夹了一块距离稍远的菜。

鱼肉炸过后焦脆,再淋上浓香的特制酱汁,热气腾腾的在寒冬中吃上一口直接幸福感拉满。

他忍不住眯起眼睛,快乐地要冒泡泡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桌上每一道菜的味道都超过了他的想象,就连最简单的清炒青菜都鲜嫩美味。

不止是厨艺上的讲究,还有食物天生原味的鲜美。

一顿饭下来,童岁快乐地忘记了自己目前的处境了,还接过了下人送来的汤,快乐的喝起来。

容瑾忽然出声,“吃完就去休息吧,新衣服已经送过去了。”

童岁啊了声,“大人,没有什么是我要干的吗?”

“没有。”

童岁回到房间。

看到了一套套衣服整齐地挂好,还有已经打好的洗澡水,腾着白雾还泛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气。

童岁对系统道:【我越来越慌了怎么办?】

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干。

没有原因的好处往往是最致命的,反而容瑾安排他去做点什么事会更好一些。

系统道:【你怕什么。反正你现在就是想跑,也跑不出容瑾的手心了。】

童岁:“……”

谢谢。

你可真会安慰人。

童岁泡完澡之后换上了新衣服,衣服的尺寸按照他现在的身形改过,穿在身上长短刚刚好。

容瑾进来时见到的就是这一幕。

半大的少年一身月白色的长衫站在屏风旁,墨色长发如瀑布般披散下来,皮肤皎洁如霜,眉眼带着热气熏蒸出来的红意。

他长相还有些稚嫩,但已经可以看得出来模样生的不错,只不过身形太瘦弱了,这衣衫束得更加明显。

在转头看到他时,长长的睫毛颤了下像是只被吓到的兔子。

“大人……”

童岁回头看到门口冷不丁站着容瑾,吓得腿都抖了抖,“您有什么事要吩咐吗?”

容瑾走进来,坐下之后抚了抚肩头的落雪,

“把门关上,我有些话要和你说。”

童岁快步走去关门,隔绝了室外的飘雪和寒风,室内的温度往上升了几度,刚洗完热水澡的脸蛋发着烫。

容瑾的身边没有跟着随从,是独自一人来的。

他这一趟绝对来意不简单。

“童岁你听着,从今天开始,你不再是从前的自己。我将会给予你新的身份和地位。”

容瑾道:“我会把你培养成下一任的天子。”

童岁瞬间愣在原地。

实在是他说得话太难以置信。

虽然说按照原来的剧情的确是有这一段,但是容瑾选择的傀儡皇帝并不是他,而是现在的三皇子。

这位三皇子作为傀儡皇帝的下场也挺惨的。

在御驾出征瓦剌后,因为听从谗臣的意见,骄傲自负,错误的用兵遣将折损了楚王朝的几十万精兵,败得彻彻底底,而他本人也被瓦剌大军俘虏。

被俘后还出卖了不少重要的机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都城人心惶惶陷入了亡国的危机。

眼看着瓦剌大军就要攻进京都,大臣们纷纷建议迁都,也就是在这种节骨眼上,主角攻受负担起了稳固朝内外,成功护住了都城。

才避免了让楚王朝毁于一旦的后果。

而如今容瑾却要把他推上皇帝的位置。

容瑾见他半天不出声,以为他是被吓着了,“你大可以放心,我一定会让你坐上这个位置。不仅没有人可以小看你,而且万人敬仰。”

他可以说不吗?

童岁就知道没有一餐饭是白吃的,这会儿容瑾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传出去被人知道都是要诛九族的。

要是他不答应,容瑾也绝对不会就这么放他走。

童岁只能咽下苦痛,眼眶含泪道:“大人对我如此好,我无以为报,唯有一颗忠心永远向着大人。”

容瑾满意地勾了勾唇,放下手中的茶盏,嗯了声,“那你先歇息吧,明日刘大学士便会亲自来教你。”

容瑾离开后,童岁完全毫无睡意。

他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这么令人震惊的消息。

--

第二天一早,门外被敲了敲,童岁好不容易才从被窝里冒出了头,还想着再睡一会儿回笼觉。

两名小太监端着洗漱的用具进来。

“刘中堂已经在隔壁书房等您了。”

这早读也太早了些。

外头的天都没有亮,气温更是低得冻手,没想到要当个昏君也不容易啊。

短短的路程把童岁的睡意都给冻没了。

“刘中堂。”

童岁掀开帘子走了进去,一席月白色的绸衣让刘墉愣了愣,险些没有把眼前俊秀的少年和那日的小书童联系起来。

刘墉连忙行礼,“那日在尚书房卑臣冒犯了,请勿怪罪。”

“您快请起,”童岁将人扶起后坐在书桌前,看着书架上厚厚的经书古典道:“我们今天要从哪里开始学?”

刘墉昨天接到容瑾的命令,需要单独给童岁教学,他很是头疼,连夜编写了教案,“我们先从认字开始。”

“???”

童岁感觉这些年自己的学都白上了。

眼见着刘墉真的要从横竖撇捺开始教了,童岁连忙道:“刘中堂,其实我在宫外的时候在私塾外旁听了一段日子,认识一些字。”

刘墉哦了声,有几分意外地看着他。

楚王朝大部分人都大字不识,认为学习还不如早点下地干活。

半大的小子能有自学意识的可不多。

不过刘墉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随手翻出一本千字文,“你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