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他们沿着溪流走了片刻,就看见前方有个村落,正升起袅袅炊烟。两名妇女在溪边捣衣,男人们在地里劳作,几个孩童正在篱笆后的空地上踢着蹴鞠,打闹嬉戏。
看起来是个宁静安详的小村庄。
村口嬉戏的孩童最先注意到两个陌生人,抛下蹴鞠去喊爹娘。
这一喊惊动了整个村子里的人。
庄稼里劳作的男人放下锄头望村口赶,溪边浣纱的妇女扔掉捣衣杵跑过来,屋里头发花白的老婆婆颤巍巍拄着拐杖走出来,孩子们也躲在大人身后偷看。
全村的人都来村口围观生人,像在围观什么新奇物种。给凤箫整得还怪紧张,生怕自己变的凡人模样哪里不周到,被认出是异族。
不就是来了两个生人……至于闹这么大阵仗,全村的人都出来看么?
这个村子里的人并不排外,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好奇探究,但并无敌意,神色都充满和善。
为首的老婆婆嘶哑着声音开口:“外乡人,你们也是逃难到这里的吧?找到这里可不容易,逃亡这么久也累了,快进屋喝口水。”
两人这狼狈样子,尤其是凤箫衣衫褴褛,被认成难民也不为过。
龙笙道:“多谢婆婆。”
凤箫腹诽:这条嘴毒的蛇妖,还知道讲礼貌说谢谢。
二人被迎进屋,一名妇人给他们倒了水,余下的村民再也忍不住,上前七嘴八舌地询问起来。
“如今外头是哪一年了?”
“战火可曾停了?谁打赢了?”
“我都许久没见到外乡人了。”
杂七杂八的声音太多,凤箫有些不知所措。他初来人间,对人间事一无所知,哪里能回答他们的问题。
听他们讲的样子,人间现在竟在闹战乱?
“好了,都让客人歇一歇。”老婆婆开口。
老婆婆在村里似乎德高望重,她一发话,村民们再激动也都按捺下来。
龙笙其实也没搞清楚状况,却仍旧不动声色:“老人家猜得没错,晚辈叫龙笙,这是家弟龙箫,都是逃难来的。”
此话一出,就有不少村民黯淡了目光。
“都过去这么久了,外面还在打仗。”
“战火连年不休,何日是个头?”
“罢了罢了,待在这里有什么不好?这里不就是我们第二个家乡?”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话,村民们脸上又扬起笑容。
老婆婆细细端详二人:“两位看起来不是出身普通人家,如何沦落至此?”
果然,穿得再像叫花子,容貌气质绝佳,就会被当成落魄贵公子。
龙笙镇定道:“晚辈家中行商,原也是家境殷实,后来硝烟四起,家破人亡,只余下我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晚辈带着弟弟四处奔逃,想寻一栖身之所,奈何到处都是兵荒马乱,非久留之地,直至今日来了此处。”
凤箫佩服得五体投地。这蛇妖编起谎话还真是脸不红心不跳。
村民们闻言皆悄悄抹泪,同情兄弟两的遭遇。一个村民道:“那你们可算来对地方了,我们桃源村,就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
龙笙忙问:“何为净土?”
“没有战火硝烟,不就是极乐净土?”村民们自豪道。
在龙笙的询问下,很快摸清了桃源村的底细。
这天下有两个国度,紫曦与白月。两国世代和睦相处,互通贸易,相安无事了许久,百姓皆安居乐业,无忧无虑。
突然有一天,两国国君都有了野心,想吞并另一个国度,自己成为天下唯一霸主。于是战争一触即发,战火燃烧到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家家户户都要征兵打仗,上至花甲老人,下至舞勺稚子,都要被迫披甲上阵。战场尸骸遍野,百姓流离失所,整个景象堪称人间炼狱。
桃源村村民原是白月国一个村子里的住民,举村为避战祸背井离乡,迁徙流亡,机缘巧合之下寻到一处开满桃花的隐蔽山谷,就在此安家落户。他们开荒种田,搭房盖瓦,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这里四面环山,与世隔绝,没有战火纷扰,生灵涂炭,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村民们就把村庄命名为桃源村,附近包围村庄的山叫做桃源山,在此处过上平静安乐的日子。迄今已有十数年,没有外人来此,他们也未曾踏出桃源村一步。
凤箫感叹:“这么说,这里果然是最后一片净土。”
若生于盛世,可贵之物或许是金银财帛、名望权力。生逢乱世,和平就是最可贵的。
凤箫又问:“你们在这儿待了这么多年,就没想过出去看一看么?”
重要的是,怎么出去?
龙笙查探过地形,桃源山下山的路就这么一条,通往桃源村,其余皆是悬崖峭壁。那桃源村与外界连通的路在哪里?他们当年是怎么找到这处世外桃源的?
村民们面面相觑。
“出去?为什么要出去?”
“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幸福,没有人想离开。”
“你们也留下来吧,总比在外头丢了性命好。”
凤箫正在躲族亲,想着此处这么隐蔽,留在这里也不是不行。
可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些村民如此淳朴友善,看到的村庄生活也如此安宁祥和,他心中那股不详的感觉却始终挥之不去。
大概是和桃源山上的那群白骨妖有关。
凤箫正打算开口打听白骨妖的事,热情的村民们就道:“客人远道而来,一定饿了,我们应该要杀鸡宰羊,好好设宴款待。”
听村民们这么一说,凤箫就感到饥肠辘辘起来。他两天来只吃了一条烤鱼,还是龙笙烤的怪味鱼,现在饿得什么都吃得下。
他刚要答谢,龙笙就抢先道:“杀鸡就不必了,我与家弟都有忌口,不吃鸡。”
凤箫猛地惊醒,才想起来自己差点儿露馅。他现在的身份是山鸡精,怎么能高高兴兴地答应吃